跨海服事27年 外籍傳教師聶梅珍醫師榮譽退休

文/台北院區公共事務課楊喻淳

「一步又一步,這是恩典之路…」,醫師團契契友與院牧同仁齊聚一堂,獻唱「恩典之路」給在馬偕奉獻27年青春、提攜無數年輕醫師的外籍傳教師聶梅珍醫師(Dr. Mary Jeanne Buttrey)。聶梅珍是位好老師、好牧者,更是許多同仁及醫師心中的最佳資深醫師典範。

信心與順服 相信神預備
成長於基督化家庭,儘管家族中沒有宣教師前例,聶梅珍因著上帝的呼召,婚後與先生加入中華基督教內地會(海外已更名為海外基督使團),投入長時間海外傳揚福音事工。1980年來台,1987年於馬偕紀念醫院紮根服事,除了一開始的臨床醫療外,聶梅珍察覺台灣早期對於年輕醫師的訓練不夠系統化,而著手協助年輕醫師的教學,並且擔任院內不分科的英文論文顧問。
馬偕紀念醫院楊育正院長曾在不同場合詢問聶梅珍,「是甚麼樣的感動使她放下一切來台奉獻多年」,聶梅珍帶著招牌燦爛笑容回道:「因為上帝的恩典總是夠我用,而且,我得到的遠比失去多的多。」
聶梅珍說,海外服事這些年來,語言與文化衝擊是最大的挑戰,而最大的學習是「信心」與「順服」。她坦言一開始對於教學並沒有特別喜好,甚至對教英文有點「感冒」,後來透過禱告尋求,改變想法、順服神的旨意。奇妙的是,聶梅珍發現教學反而讓她有更多機會分享福音,也發現醫師(doctor)的拉丁文(doctum)原意其實就是教學。對現在的聶梅珍而言,能夠教學是神給予的恩賜,而一切所求所需,神必有預備。

床邊教學  教導年輕醫師如何「看病人」
儘管醫療科技及檢查技術日新月異,身體檢查(Physical Examination)及病史的詢問,仍然對於病情診斷有不可取代性,也許病人主訴同樣的症狀,經過問診及身體檢查後可能有截然不同的診斷。2002年起,聶梅珍開始內科病房的床邊教學(Bedside Teaching),身體力行指導年輕醫師不應該只專注於「看病」,而是「看病人」,並且不斷提醒謙虛及持續學習的重要性,因為「雖然我們知道很多,卻有更多不知道的地方」。
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蔡明潔回憶,因為同為內科醫師與基督徒,聶梅珍十分明白年輕內科醫師可能會遇到的挫折與辛苦,不僅適時給予醫療專業的教導,更擔任心靈導師的角色,陪伴她走過許多人生低谷及重要時刻。對蔡明潔而言,聶梅珍身體力行活出上帝的愛,更將每個人的需要放在禱告中,就像神派來的天使。
陳景松牧師則認為,聶梅珍是一位禮貌、謙卑且站在別人立場著想的基督徒醫師,實實在在讓他人從她的工作、生活及為人當中認識信仰,而這也是最好的宣教方式。

今年7月,聶梅珍與夫婿於中華基督教內地會退休返美,她表示接下來還沒有特別的計畫。不過她打趣的說,「雖然從教會退休,但是基督徒服事上帝是沒有退休時間的!」將把一切交由神來帶領。◎

[後記]
聶梅珍醫師於院內最後一次演講結束後,筆者看到幾位年輕醫師抓緊空檔到聶醫師身旁,輪流請教臨床上遇到的難題。聶醫師仔細聆聽他們的問題,並且解釋相似疾病的細微差異之餘,也不忘肯定年輕醫師提出的問題。無怪乎年輕醫師對於聶醫師的教學評價如此一面倒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