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多醣症寶寶的守護者─專訪林翔宇醫師

文/淡水院區醫學研究部助研究員陸中衡

馬偕紀念醫院小兒遺傳科資深主治醫師林翔宇(如上圖)在2013年曾於Orphanet Journal of Rare Diseases 8:71, 2013 (影響指數:5.074)發表論文:Assessment of bone mineral density by dual energy x-ray absorptiometry in patients with mucopolysaccharidoses. 針對罕見疾病黏多醣症患者,設計出測量與計算骨質密度的方法,以評估黏多醣症的治療效果及判斷病人未來發生骨折的危險。
林翔宇醫師說:「黏多醣症患者由於基因缺陷造成先天缺乏黏多醣水解?的活性,致使葡萄糖胺聚醣,即黏多醣體 (mucopolysaccharide, glycosaminoglycan, GAG) 堆積於皮膚、毛髮、角膜、骨骼、關節、韌帶、內臟、呼吸道等處,日積月累而造成獨特的臨床症狀。隨著年齡的增加,逐漸囤積在體內的黏多醣,會損及病童的外貌、智能、內臟器官及骨骼關節,造成面容毛髮粗糙、角膜混濁、智力受損(部分嚴重型病例)、語言障礙、腹部突出、肚臍疝氣、脊椎變形、手指彎曲浮腫僵硬、行動不便等症狀,以及視力、聽力障礙等現象,常會出現全身多重骨骼變形、骨質密度低下,甚至骨質疏鬆症。」
黏多醣症在國內的發生率約為5萬分之一,與世界其他地區相仿。而目前藉基因診斷技術的成熟發展,使黏多醣症基因缺陷診斷的準確性幾乎可達100%。

酵素替代療法 開啟一線生機

10年前,黏多醣症並無有效的療法,除了症狀緩解、復健治療及心理支持之外,骨髓移植是僅有的治療選項,雖然可以帶給部分患者一絲的治癒希望,但因其代價高昂,尋求適當的捐髓者相當不易,且需愈早診斷愈早移植療效較好。
自2001年起已有文獻報告針對第一型施行重組型人類α-L-iduronidase之酵素替代療法(Enzyme Replacement Therapy, ERT),對於病情改善確有幫助。酵素替代治療的相關研發工作進展神速,目前第一型、第二型輕型及第六型患者的酵素替代療法已核准上市,嚴謹的人體試驗報告顯示療效甚佳,且無太大副作用;第四型及第三型酵素替代療法也在積極研發當中,並已陸續進入人體試驗階段。
台灣的黏多醣症治療技術與經驗屬亞洲的領先群,黏多醣症的酵素替代療法改善了病人的運動耐力、行動能力、關節功能、肺功能及阻塞性睡眠窒息,減少尿液GAG排放量,並有可接受的安全性。基因治療雖仍在研究中,卻是眾望所繫,可望將來能為黏多醣症患者帶來一線生機。
本篇論文是目前全球文獻中,最大規模評估黏多醣症患者的骨質密度的醫學研究。林炫沛主任與林翔宇醫師所領導的本院小兒遺傳科研究團隊發現其中46%的患者存在著骨質密度低下或是骨質疏鬆的問題,而8位患者在接受酵素替代治療數年後的骨質密度均有改善。以雙能量X光骨質密度儀來評估骨質密度是一個簡單、精確、而且非侵犯性的檢查方法。他們建議對於黏多醣症患者進行定期的骨質密度評估與監測,以期早期發現未來具有發生骨折高度風險的黏多醣症患者,儘早提供他們適當的諮詢與治療。

基礎研究帶動醫療發展

林翔宇醫師在從事了十餘年的臨床醫療工作後,深感基礎醫學研究的重要性。許多醫師在臨床上碰到的疑難雜症,特別是診斷與治療困難的疾病,均有待進行整合臨床個案的基礎研究,才有助於對這些疾病進一步的了解。而隨著人類基因體的解碼,基因體醫學的研究與發展將對醫學帶來重大衝擊。
林翔宇醫師期許學弟妹能培養獨立從事基礎研究的能力,成為兼具卓越臨床研究與實驗室研究能力之clinical investigator或physician scientist。建立優質實驗室以進行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整合研究,發揮尋找並解決醫療問題的能力,進而推動醫學研究,將研究成果知識應用於臨床,嘉惠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