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長照服務品牌

■台北院區社會服務室臨床社工課課長張玉仕

迎接老人共和國
老人時代來臨了。行政院經建會推估,2025年老人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將高於20%,等於每5個台灣人就有一位是老人,成了超高齡社會。根據2010年當時行政院衛生署提出的「長期照護需要調查報告」推算, 2031年失能人口將有118萬,近80%為老人(約93萬人);85歲以上的老老人,更是每2位就有1位可能失能。這些數據,讓我們看見家庭或社會在現在及未來的負擔。
老化是國際性議題,英國、瑞典等以稅收作長照財務規劃,德國、法國、日本等採類似的社會保險。我國1980年開始以居家服務開始辦理老人服務,由地方逐步推廣到全台,直至1997年老人福利法修正,讓民間小型老人照顧機構納入管理,行政院於2007年4月3日核定通過「我國長期照顧十年計畫」,長照體系服務在輸送、財務與法令漸次完善。其多元的服務模式包括:
1.日間照顧、居家服務、居家護理、居家復健、租借輔具、營養餐飲調送、交通接送、喘息服務等居家與社區式服務。
2.依失能程度,使用各項服務時,給予一般戶70%,中低收入戶90%補助。
3.設有長照管理中心單一窗口,以便民眾申請評估、連結資源。
4.與民間團體建立夥伴關係,以委辦或補助方式共同提供服務,如日間照顧、安養中心等。

馬偕銀髮之服務品牌
今年邁入長照計畫第七年,政府預估服務項目與使用人數均穩定成長。未來長照領域,期待能朝更有開創性的服務方案(如銀髮社區)、擴展服務體系至偏遠地區、鼓勵民間單位投入、加強照顧人力勞動市場以及民眾教育等方向發展。
馬偕紀念醫院台北院區於1998年,由護理部積極承辦北市社會局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2010年開始轉由社會服務室承接);淡水院區於1999年啟用護理之家;另外還有遠距暨居家照護服務中心和社區醫學中心也都在長期照護領域耕耘甚多。除了政府與民眾支持外,院方一本關懷弱勢初衷,扣連政策與時代需求,因愛出發,亦因此孕育了長照經驗與人才。
馬偕紀念醫院回應高齡化需求,有著優勢的醫療專業背景和經驗,更主動連結院內相關部門,推出「整合式服務」模式,由當前的服務基礎出發,承接政府委辦各種方案:
1.合辦專業或照顧人員教育訓練:依法規要求的人力品質,可承接社政單位所委辦之照服員、社工及護理人員之教育訓練,以提升適切照顧品質。
2.發展新服務方案:提供團體家屋、夜間託顧、喘息服務等,彈性設計各種共同生活照護、託顧方式,以及提供家屬教育、支持與抒壓團體。
3.成立長照教育中心:本院有示範病房或教育示範中心的設置經驗,將醫療與教育功能結合,本著院方儲備的照護師資人力與多年口碑,提供教學與實習場地,成為華人訓練基地。
4.社區資源資訊服務中心平台:遠距居家照護服務中心已結合資訊系統,提供便利性的照顧,續而充實資訊平台內容,將院內醫療保健、照護資訊或社會資源等納入,整合後提供給病人及社區居民,增進服務可近性與在地化照顧。
5.評估多層級服務體系之可行性-多層級意指涵蓋日託、安養、養護等服務類型,設計符合病人需求、具備多功能及連續性的服務。此規模較具前瞻且適切性,但因涉及的設備與經費龐大,尚需長遠與審慎的分階段規劃完成。
面對高齡社會來臨,政府、產業均快馬加鞭規劃,藉此契機,馬偕紀念醫院可憑藉10多年長照經驗,加上與產、官、學的友好關係,以夥伴式合作,將本院長照服務以醫療、教育與社會福祉功能整合,開發出長照服務模式的新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