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嗎?

■淡水分院營養師陳明珠

「營養師,請問糖尿病人可以吃粽子嗎?」這是在營養衛教時,許多糖尿病人共同的疑問。為什麼糖尿病人吃了粽子後血糖較易升高呢?有哪些因素會影響血糖呢?

澱粉的特性

首先,粽子的主要成份就是糯米,糯米比一般白米支鏈澱粉較多、黏性較大,同體積時糯米的份量較多。另外,烹調時間也會影響食物的消化速度,如粥比白飯容易消化,比較會影響血糖的穩定,粽子煮得愈久,其糯米糊化程度愈高,容易影響血糖的穩定。

此外,食物纖維的含量也會影響血糖,如含粗纖維的全穀類,會比精製的白米在胃中停留的時間長,因此血糖較平穩,五穀粽與一般肉粽相比,糖尿病人較適合食用五穀粽。

其他成份含量

傳統肉粽大約200公克,除了醣類外,尚含大約1兩肉與1湯匙油脂及少量的蔬菜,而粽子纖維量不夠,容易使血糖起伏。另外一般豆沙粽、水晶粽內餡均加入蔗糖,會影響血糖。若要吃,建議自己動手包,內餡方面以代糖取代,來降低醣(糖)的含量。

沾醬

粽子額外加的沾醬也要特別注意,如甜辣醬每10公克(約半湯匙)就含有3公克糖,再加上淋醬時通常不會用湯匙來控制份量。因此不知不覺就會攝取過多的糖份。

醬油每1毫升有63毫克的鈉,有高血壓的人也應注意用量。鹼粽一般會沾果糖或糖漿,最好以沾代糖來取代甜味。

醣類的攝取量

舉例來說,一個約200公克的傳統肉粽,約提供45公克醣類(相當於一碗八分滿白飯);鹼粽未沾糖時一個約50公克,提供30公克醣類(相當於半碗白飯),以糯米粉或在來米粉做成的粿粽,一個平均100公克,約提供30公克醣類(相當於半碗白飯);豆沙粽1個大約200公克,提供將近100公克醣類(包含額外加入的砂糖,相當於1碗半的白飯)。

吃巧多變化

吃粽的小技巧,在於內餡避免攝取過多油脂及膽固醇,所以若自家包的粽子,可以將原本的鹹蛋黃、肥豬肉、花生替代成蒟蒻、栗子、蘿蔔乾、竹筍、香菇、瘦肉,以五穀米或紫米取代原本的糯米並將包粽子的米量減少,若原本包入60公克糯米可改包入40公克糯米,來減少油脂、份量及增加膳食纖維,可以更玲瓏可口。

北部粽是將糯米用油炒過再蒸,相對南部粽油含量會多10~15公克油脂,所以糖尿病人吃肉粽應選擇南部粽較佳,因油脂「相對」較少,但一粒南部肉粽有1湯匙油,還是建議一天以一次,一次以一粒為主,由於粽子主要是由五穀類食物做成,還是易造成血糖上升及胃腸不適、脹氣等胃腸問題;尤其是老年人,胃腸蠕動機能更不好,更有此類問題,所以糖尿病人應注意攝取量。

另外,每顆減糖水晶粽大約1/3碗飯的醣類。如平常飯吃1碗,吃1顆低糖水晶粽後,當餐的白飯就應少吃1/3碗。

低糖食譜

☆減糖水晶粽(8顆)

材料:水晶粉100公克、代糖3公克(煮甜甜)、水300公克、去皮地瓜55公克、麥精糖漿100公克

作法:

1. 將去皮地瓜洗淨蒸熟加代糖1公克拌勻,甜度依個人口味。

2. 將水晶粉100公克和水100公克拌勻備用。

3. 水200公克加熱煮至沸騰加入麥精糖漿100公克、2克代糖拌勻,倒入步驟1之材料中攪拌。(注意此步驟,否則會不Q)。

4. 將調好的水晶糊用蒸籠大火蒸10分鐘後冷卻至50℃備用。

5. 將水晶皮放入模形後再加入地瓜內餡,包成各種形狀,放入冷藏中即可食用。

6. 注意水晶皮溫度在50℃左右,包入模型最適合,不致於太黏不好入模型,模型可先用廚房紙巾沾抹少許沙拉油,水晶粽更容易出模。

總而言之,糖尿病人掌握住三少一多(少油、少鹽、少糖、纖維多)的原則,並且將吃的粽子以白飯的份量去替代、小心沾醬的使用,相信糖尿病人也可以過個健康快樂的端午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