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部
馬偕紀念醫院與台灣浩鼎生技公司合作,展開卵巢癌癌症疫苗免疫療法臨床試驗計畫;凡首次診斷出第二期(含)以上或第一次復發的患者,在接受手術及含鉑金類藥物化學治療後,確定癌症未繼續進展的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腹膜癌病人,經評估後,可使用此一OBI-822癌症疫苗治療,希望能藉此改善治療效果和預後。
本院婦產科部婦科癌症學科主任張志隆解釋,採用癌症疫苗治療癌症,是近年來逐步受到重視的癌症主動免疫療法;人體癌細胞表面常存有特定的醣類抗原,在正常細胞表現量極低,甚至不會表現;因此,這些抗原可作為辨認癌細胞的標幟,並成為癌症治療藥物的潛在標的;利用它刺激人體自身的免疫反應,起而對抗惡性腫瘤。和傳統蛋白質或核糖核酸抗原比較起來,這種醣類抗原更具專一性和免疫性,也較沒有耐受性的問題。
Globo H 是1983年Hakamori教授自人體乳癌細胞中發現的醣脂類,它在很多癌症如乳癌、攝護腺癌及肺癌等表面,也都有一定比例會表現出Globo H。馬偕紀念醫院由國科會國家型科技計畫補助的研究計畫,兩年前即發現,至少有70~80%病人的卵巢癌細胞,存在有Globo H 及其前趨醣脂質的抗原位置。利用醣化物序列晶片測定也發現,有不少卵巢癌病人血清中可以找到對抗Globo H或其前趨醣脂質的自發性抗體,證實Globo H的確可以引發卵巢癌病人的免疫反應。
Globo H 是一種結構複雜的六醣分子,開發OBI-822癌症疫苗的台灣浩鼎生技公司(OBI)董事長張念慈指出,過去Globo H無法大量製造,所幸中央研究院翁啟惠院長以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技術,突破了醣類生產瓶頸,可以大量製造Globo H;浩鼎(OBI)已獲得OPopSTM醣類自動合成法授權的平台與技術,順利合成Globo H;並自美國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MSKCC)單獨技轉OBI-822,將Globo H連接至KLH,發展出癌症疫苗OBI-822為全球第一個針對轉移式乳癌的主動式免疫療法。
OBI-822之前在MSKCC針對攝護腺癌、轉移性乳癌進行的臨床一期試驗結果,已顯示相當安全,並可有效刺激人體免疫反應來對抗癌症細胞。台灣浩鼎以OBI-822在美國、台灣、韓國、印度及香港等國家地區、超過40家醫學中心執行OBI-822臨床第二/三期試驗,以隨機選樣及安慰劑對照的雙盲試驗進行,台灣自去年8月已進入三期,其結果為全球所矚目與期待。
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董事長黃春生牧師表示,感謝浩鼎公司團隊的合作,馬偕過去投入許多研究,包括董事會支持許多的創新研究,在楊育正院長之前擔任醫研部主任時,即開啟了馬偕的研究之路,創立全台灣創新育成中心的開設。此次透過頂尖醫療研究,幫助醫療品質的提升,幫助病人得著醫治,感謝上帝在幾年當中,本院的醫療團隊特別在卵巢癌的治療上,上帝透過馬偕紀念醫院有此機會參與,同時很高興得到浩鼎公司的支持。在台灣有許多頂尖的醫學中心,但是感謝能夠與馬偕紀念醫院有這樣的合作機會,十分的榮幸,希望卵巢癌疫苗可以成為國人甚至全世界相關病人的需要。
研究計畫主持人、本院院長楊育正醫師指出,這次研究計畫是以OBI-822治療Globo H也高度表現的卵巢癌;在完全不影響既有治療方針下,以OBI-822對首次診斷出第二期(含)以上或第一次復發的患者,在其接受手術及含鉑金類藥物化學治療後,確定癌症未繼續進展的上皮性卵巢癌、輸卵管癌或原發性腹膜癌病人,提供OBI-822治療,以刺激病人的免疫反應,在發現內癌細胞時可主動摧毀,以預防癌症再發。
張志隆主任表示,卵巢癌是婦女癌症中最棘手的惡性疾病,也是婦科癌症中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在台灣其發生率正逐年提高,且過去10年來,儘管手術技術改良、化學治療也有新的選擇,但其死亡率卻未明顯降低,成為目前威脅女性健康的可怕殺手。
根據統計,第三期卵巢癌病患即使在接受標準廓清手術及標準化學治療後,仍然有70%以上會復發;一旦復發,平均只有兩年存活期,第三期卵巢癌5年存活率僅30~40%,第四期更是不到20%。一般認為,卵巢癌死亡率高,主要是不容易早期診斷,發現時多為時已晚,失去治療黃金期;而且治療後復發率高,對疾病治療是否足夠、哪些病人可能復發,並無法適當方法加以預測、追蹤。
本研究計畫採取事先更積極的追加治療,是另一種癌症治療模式,其安全性高,如證實其療效,將更新未來癌症治療模式,提供卵巢癌病人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擇。◎
首圖:▲馬偕與浩鼎合作卵巢癌主動免疫療法臨床試驗,左起楊育正院長、台灣浩鼎生技公司董事長張念慈、馬偕紀念社會事業基金會董事長黃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