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兒童及青少年情緒出口

■臺北院區門診護理師張倩玲

現今社會小學生或青少年因課業或感情受到挫折,選擇自殘甚至留書自殺的事件時有所聞,小孩子的世界不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嗎?為什麼也會有煩惱?也會有無法解決的難題,甚至寧願求死?是我們的社會病了?還是這些問題早就存在,只是未受到重視罷了?

早在1940至50年代,英國的精神分析學家鮑爾比(Bowlby)就曾提出周歲前的嬰兒,因為長期(大於三個月以上)與父母親分離,而出現強烈悲傷反應的憂鬱情緒案例。開始時大聲哭泣抗議、然後失望沉默,最後是徹底死心了,之後就算父母親出現,嬰兒也會顯得陌生與疏離。

如此看來,嬰幼兒不是完全不懂大人的世界,他們隨時都用他們的眼睛在觀察,用心在感受周遭的人、事、物,只是不懂得如何用語言表達出來,並不是不會鬱卒。以下是針對兒童及青少年憂鬱情緒所常見的問題與解答,希望讓大家一同關心孩子們的身心健康。

問:兒童鬱卒會有什麼症狀?答:兒童的情緒在出生後就可以從表情來判斷,隨著年齡越大,情緒的變化越多。而針對兒童憂鬱症的症狀,除了情緒低落或易怒外,也可能以身體症狀來表達,如:頭痛、肚子痛、頭暈、吃不下、睡眠過多或不足。行為表現如無理取鬧、不想上學、破壞東西、悶不吭聲、無精打采、退縮、緊黏大人、疑神疑鬼、憂心忡忡、不活潑、不玩耍、不聽話、不快樂、甚至想自殺。 問:兒童為什麼也會鬱卒?

答:兒童認知心理學家皮亞傑(Piaget)指出: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發展具有自我中心(ego centrism)特徵,難以分辨自己與外界的獨立性,對外界無法建立防護網,而導致心理的脆弱。如:小朋友常以為是「自己」做錯事,父母才吵架。且小朋友無法做抽象式的思考,只能了解具體的事情,父母無緣無故打小孩,又說是愛他,會讓他分不清行為與情緒的關係,此外,長期處於正負互相矛盾的情感下也會造成小孩的鬱卒。突發的或慢性累積的生活壓力事件,如家庭變故親人傷亡,大人們又缺乏適當的解釋,小朋友內心的恐懼與罪惡感由此而生。

如九二一震災中受害的小朋友,即需由專家進行心理輔導來度過哀傷期。 問:情緒鬱卒就會造成憂鬱症嗎?答:憂鬱症和所謂的情緒鬱卒不同,正常人情緒低落,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如:腎上腺素、血清素……等)會適當地調節,讓心情逐漸恢復。而憂鬱症患者體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卻是失調的,他們的悲觀或灰心喪志較難以回復。在臨床上,要達到憂鬱症的診斷,至少要持續2週以上的身體或情緒上的症狀,而且影響學業、交友及思考方式等(請參考青少年憂鬱情緒自我檢測表)。

問:憂鬱症與遺傳有關嗎?答:憂鬱症目前已知造成的原因有遺傳基因、生理異常、心理社會等因素。大部份反覆性發作的憂鬱症來自於基因的遺傳,家族中如重覆出現憂鬱症患者也和遺傳有關。另一說法是:一等親的遺傳機率約為20%,若父母其中一人有(或曾經罹患)憂鬱症,其十位子女中可能有二位得到憂鬱症。 問:憂鬱症應如何治療?

答:基本的治療方法是藥物並配合心理治療,藥物包括抗鬱劑、情緒穩定劑、抗焦慮劑等。一般而言,抗鬱劑需要至少四至六週以上時間才能發揮藥效。治療失敗的主因,最常是服藥不規則,其次是太早停藥。初次接受抗鬱劑治療者必須持續半年以上,避免短期內再次復發。

問:大人應如何協助兒童走出陰霾?

答:鬱卒的兒童長大後,比一般兒童容易罹患憂鬱症,性格違常,品性不良造成日後身心痛苦,而從小開始培養EQ(註)教育,可以減少以後的情緒障礙。兒童有時可藉由玩具、扮家家酒等遊戲來抒發,有時則需大人來協助。大人可配合兒童的理解程度,教孩子認識各種情緒,而不是用生悶氣或不良行為來發洩。小孩子覺得有人了解他,能釋放不安的情緒並轉移心中積壓的不舒服。而對於失去親友這種較嚴重的失落、悲傷,大人不要故意避免談它,以免造成小孩心中的疑慮,誤以為是自己不好或做錯事才會發生,日後可能形成自卑及過度消極悲觀的性格。應該極早教導孩子學習認識各種情緒,做情緒的主人,學習用有效的行為來抒發情緒,化解壓力,不要讓鬱卒成為親子關係的阻礙,或演變成長大後影響孩子人際關係的殺手。

 

(感謝精神科劉惠青醫師協助校稿)

註:EQ=Emotional Quotient,中譯「情緒商數」,是一個人自我情緒管理以及管理他人情緒的能力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