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鼻喉科領域中的另一部分:頭頸部癌症

■耳鼻喉科資深主治醫師呂宜興

前言
頭頸部癌症的範圍簡單的說就是頸部以上除了腦部及眼睛以外的所有器官,主要的疾病包括口腔癌(主要是舌癌及頰癌)、鼻咽癌、喉癌、口咽癌、唾液腺癌及下咽癌等等,由於衛生署及國民健康局的癌症統計把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暫合併為通稱的泛口腔癌,目前口腔癌、鼻咽癌、喉癌分居男性癌症發生率第4、9、13名,口腔癌僅次於肝癌、肺癌、大腸直腸癌。但是治療效果以喉癌和鼻咽癌最好,口腔癌次之,下咽癌比較不理想。口腔癌發生率以亞洲最多,包括印度及台灣、中國最普遍,國內和檳榔嚼食有關,所以也被稱為亞洲癌或檳榔癌。由於有這項特點,為了放眼兩岸或國際,口腔癌相當值得研究。

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由於社會環境改變及人口高齡化,使得癌症盛行率居高不下,目前治療癌症的方法主要有三種:手術切除、放射治療及化學治療,加上癌症治療新趨勢的標靶治療,大部分的癌症需要三種療法合併使用,頭頸部癌症的治療方式也相當類似。化學治療包括藥物注射和藥物口服,近幾年抗癌藥物日新月異,不僅可以使腫瘤細胞對放射治療更敏感,或是避免腫瘤細胞遠處轉移,在所有的癌症治療上都佔有一席地位。放射治療主要在用高能量的放射線殺死癌細胞,對癌症局部控制,近年來放射治療由三度空間順形設計到強度調控等高科技儀器紛紛加入。

手術切除腫瘤為傳統醫學上最基本的方式,如果在腫瘤還不大時可以完全切除,在癌症治療效果上更好。正常癌症治療前必須先作癌症分期,以便依照腫瘤治療準則找出最適當的治療方法,原則上早期癌症(第一,二期)應該考慮以外科手術切除為主,以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為輔。第四期癌症以三種療法合併為宜,只是何者在前?應該依腫瘤性質不同和醫師討論確定,第三期癌症的治療則變化更大。如果腫瘤侵犯範圍較廣,為了保留安全距離,手術切除的範圍當然更大,切除後需要以其他部分肌肉或皮瓣修補。如果腫瘤位於腦部生命中樞,顱骨底部(如鼻咽癌)或是可能包裹著大動脈,腫瘤已經擴散到其他器官,此時應該慎重考慮手術後的立即危險性,反而以放射治療或是化學治療優先為宜。手術切除不僅用各種不同的器械,依照腫瘤的血管豐富與否而選用,不過最重要還是醫師的經驗,把腫瘤完全切除並且儘量減少手術後的功能障礙,對疾病的控制和病人的生活品質才會有最好的結果。
依照馬偕醫院統計:第一、二期超過八成的個案先手術,第三、四期只達五成,在所有醫學中心數據中,頭頸癌患者的手術比例算是最低,主要原因是和諧且堅強的團隊合作關係。國內醫師通常具有本位主義,互相合作的意願不高,但結合各種專長的醫師為單一種類型疾病努力,是目前國內外醫學的趨勢,希望利用團隊的力量,產生比較理想的治療成果。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正式成立於2007年年底,但是頭頸部癌症小組的整合卻已經十年,早在2001年前血液腫瘤科黃明哲副教授醫師的倡議,2002年正式成立頭頸癌治療團隊,結合耳鼻喉科呂宜興、李振川醫師,口腔外科(當時還屬於牙科)劉崇基主任、鄭介原醫師,整型外科蕭弘道、張世幸醫師,放射腫瘤科陳裕仁、陳虹汶醫師,血液腫瘤科黃明哲、張義芳醫師共十人,今日頭頸癌小組更增添多科成員,形成龐大的頭頸部癌症治療及研究團隊(詳細陣容見文後)。目前每年新病例(2007-2010)約為超過250人(口腔及口咽、下咽癌約200名+鼻咽癌50名) ,目前由醫院癌症登記小組從癌症登記資料庫統計分析的口腔癌2004-2009整理存活率第一二期約為七、八成,第三期為五成四,第四期為四成四,平均為六成,療效不亞於國內外,但還有努力的空間。頭頸癌團隊目前與陽明大學臨醫所、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核能研究所、中央研究院陳前署長公衛團隊、國內外知名藥廠如東洋藥廠、友華生技、南光化學、默克藥廠、安萬特公司、馬偕醫院醫研部等單位,合作進行口腔癌、鼻咽癌病人臨床治療及基礎研究,希望在國內外能有更多的成績。

馬偕紀念醫院癌症中心頭頸癌團隊簡介
召集人:耳鼻喉科呂宜興醫師、口腔外科劉崇基主任
耳鼻喉科:李振川醫師
口腔外科:鄭介原、林鈞盛醫師、趙晨為護理師
整形外科:蕭弘道、張世幸醫師
血液腫瘤科:張義芳、蘇迺文醫師
放射腫瘤科:陳裕仁、陳虹汶醫師
放射診斷科:黃榮貴、鄭碩仁醫師
核子醫學科:吳明哲、施並富醫師
病理科: 陳冀寬、陳碧芳醫師
吞嚥及語言復健:耳鼻喉科楊政謙醫師、張靜文等語言治療師
個案管理師:張珮涵、林雅萍護理師
口篩管理師:施雅文護理師
研究助理:林璟、羅安琪、潘亞萍秘書
頭頸癌病房:台北總院7A(黃靜嫻護理長)、淡水分院52W(陳淑芬護理長)、37W(蔡玉梅護理長)、19W(連靖婷護理長)病房護理師及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