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誠 求知 感恩 分享 兒科界的翹楚—黃富源醫師

財團法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舉辦之「台灣兒童醫療貢獻獎」,為目前國內兒童醫療獎項中之最高榮譽。
本屆四個獎項中,其中本院囊括三大獎項,分別是:終身醫療貢獻獎—黃富源醫師、兒科新銳獎—游昌憲醫師及醫療團隊獎—早產兒照護團隊,再次證明馬偕醫院的兒科團隊有目共睹,未來,我們亦將持續努力,給孩子們最好的照顧……。

熱誠 求知 感恩 分享  兒科界的翹楚—黃富源醫師
■公共事務課管理師王紀葳

與黃富源教授相約的時間一到,我和報社記者一同踏入辦公室,迎接我們的是親切的笑容伴隨著「妳們來啦!」的溫文口氣。眼前這位是國內兒科界的翹楚也是馬偕醫院兒科「老大」的黃富源醫師……
榮獲財團法人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頒發「兒童醫療終身貢獻獎」,就黃富源醫師來說,是對他數十年來在兒科醫界努力的再一次嘉勉。身為基督徒的他,謙卑地說:「這是上帝給每個人不同的才能,而祂給我的,就是讓我在診斷病人時有準確判斷的能力。」
1969年代,外科、婦產科是最熱門的科,但考量到這兩科時常要熬夜,黃醫師自覺無法在沒睡好的情況下做事,於是選擇有興趣的兒科。雖然有人說,選兒科要有心理準備,因為小朋友的哭聲,可以讓你的看診事倍功半,不過他老神在在地回答:「只要想辦法讓孩子30秒不哭,我就可以聽出什麼、看出什麼、摸到什麼。」
從此,他終其一生致力奉獻在兒科界!數算42個年頭,至今花白的髮鬢中,有歲月的痕跡,有經驗的累積,還有許多數不完的溫馨故事。

大膽假設 小心求證
精準的判斷及多年來的經驗,讓黃醫師可以在兒科界屹立不搖。他坦言,來自家長的壓力其實是很大的,他嚴格要求不容許自己有犯錯的機會,凡事「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有時候,疾病的診斷像是大海撈針,需要耐著性子,仔細的問診,當家長說到孩子一直咳嗽時,不妨再多問幾句:什麼時間咳?怎麼個咳法?咳的時候是什麼情況?這種情況多久了?有時候,你會發現答案就在病家的話語中。

病人不是醫師的資產
每位醫師都有專精的領域。但早年兒科沒有次專科制,所以他看新生兒、內分泌、小兒腎臟、小兒神經、小兒氣喘,也判讀心電圖,不過看得最多的是小兒感染。他說:「如果你可以比別人給病人更好的治療,那請你好好照顧他;如果你跟其他醫師一樣也能帶給病人很好的治療,那麼也請你好好照顧他;但如果你沒有辦法為病人做最好的治療,那就請把病人轉給其他更合適的醫師——因為病人從來不是醫師的資產。」
「病人不是醫師的資產!」這句話,黃醫師說得鏗鏘有力。
舉個例子來說,他記憶中有個發高燒的小朋友,不斷抱怨腳痛。他左思右想,這病童雖然發高燒,但應非感染性疾病,很有可能患了白血病!因此便轉介給小兒血液種瘤科的梁醫師, 果然證實他的判斷正確。 小朋友方才得以受到梁醫師更完善的治療!他說:「讓病人獲得最好的照顧,是為病人做的最好選擇。」

團隊合作  病人之福
馬偕兒科講求團隊合作,一個住院病人往往有二位以上的醫師共同照顧。有時候晚輩醫師面臨難以處理的情況,他也會挺身而出。但他仍不改謙卑的態度說:「感謝上帝,讓我40多年來能夠為小生命服務,在馬偕醫院貢獻所長。自己遇到困難時,同事會幫忙;而當大夥兒都面臨瓶頸時,就會遍查國內外文獻,試圖在最短的時間內,發揮團隊力量,找尋治療的方向。」
很多人說,做黃富源醫師的病人是有福的。這句話一點也不為過,但他自嘲年事已高,不知還能在馬偕服務多久?所以很想對所有的年輕醫師說:「孩子們,快來學吧!請把我所有的經驗一股腦地都學去吧!」

懂得傳承不藏私
他認為兒童不是大人的縮小版,他們不是五分之一或十分之一的大人。孩子們有心理的、成長的、營養的、發育等各項層面的差異,以至於在疾病診斷與治療上往往要花更大的心力。但他說,正因為這樣,兒科領域的複雜有趣也在其中。多年來,他的學子滿天下,「不登玉山非好漢」這句話也許可以改編成:「不到馬偕兒科訓練,算不上是真正的兒科醫師!」能夠自豪地這樣說是有典故的。
馬偕兒科的臨床訓練十分紮實,團隊合作與共同照顧的策略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因素。即便是他自己,遇到問題還是會反覆思索,尋求團隊支援。而他不藏私地願意將自己大半生的經驗都全數傳授給弟子們,更讓馬偕兒科的凝聚力與向心力多年來始終如一。
僅管現今選擇擔任兒科醫師的潮流已盛況不在,但他相信只要有熱誠,這股為兒童健康貢獻的力量會延續下去。如今他的兒子也踏進兒科領域,成為兒科界的新一代。身為父親的他,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黃醫師再一次用他的名言勉勵兒子及提醒所有的兒科醫師,要用心看待每一位病人,因為你的眼、口、耳、手勝過檢查儀器。

感恩與忠誠的服事
訪談過程中,黃醫師連說了好多次的感謝上帝。 虔誠的信仰支持他持續保有活力事奉的能量。他也希望台灣的醫生能夠多一點基督徒,因為醫療品質要好,就必須先把醫師訓練好,這是他一貫的理念。而好醫生除了在醫術上應求專精之外,信仰必然是對醫德的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