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谷孤徑人自賞,柳暗花明眾皆識 專

訪專攻甲狀腺癌領域的鄭世平醫師

文/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醫學研究部研究助理柯俊銓

訪談主題期刊:Dipeptidyl Peptidase IV as a Prognostic Marker and Therapeutic Target in 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J Clin Endocrinol Metab. 2017;102(8):2930-2940.

在每一篇科學論文的背後,作者都有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精彩故事。馬偕紀念醫院一般外科資深主治醫師鄭世平(見右頁圖)的論文榮獲刊登於國際期刊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鄭世平醫師專精於甲狀腺這個位在喉部的小小器官,談到當年走入甲狀腺研究領域的契機,鄭世平醫師說那時剛好遇上一般外科在發展次專科領域,當時的一般外科主任、現馬偕醫學院李居仁校長建議他投入這一個相對冷門的項目,並建議他攻讀博士班進一步研究病理生理機轉,其後更協助安排出國進修,讓他逐步專注在甲狀腺研究。

甲狀腺在外科領域並非是擁有閃耀光環、受到醫師關注的主角器官,因為其在人體內沒有其他直接關係到個體生命存活的重要器官( 例如心臟、肺臟、肝臟、腎臟、大腦等) 來得醒目,在從前的臨床研究已確定其結構與功能後,後續新的相關醫學研究與疾病治療方式相對就較少出現。

然而鄭世平醫師卻是從甲狀腺癌為出發點,進入對抗癌症領域。在目前全球的疾病臨床醫學研究治療上,癌症無非是首席的目標。雖然存在不同器官組織的癌症,絕大多數需要不同的有效治療方法與對抗藥物來戰勝,但是真正難以破解的還是癌細胞的「內在機制」:無論臨床研究人員與醫師如何防堵消滅,癌細胞總會另起爐灶、捲土重來,長期來看,「破解癌細胞的秘密」才是消滅它們的關鍵。

在甲狀腺癌與許多惡性腫瘤中,DPP4(Dipeptidyl Peptidase IV,二肽基肽酶4) 的表現量很高且已被視為是一個最典型的指標產物,而本篇研究論文的目的是確認DPP4 在甲狀腺乳突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 中的角色與是否合適作為甲狀腺癌的預測指標及治療上的攻擊目標。

實驗上除了使用甲狀腺癌患者的檢體測試外,還包括使用甲狀腺癌細胞株(in vitro 體外模式) 與進行動物實驗(in vivo 體內模式)。結果再次確認病人檢體中的DPP4 含量都異常的高,將甲狀腺癌細胞的DPP4 基因停止作用或以DPP4 抑制劑( 例如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藥物Sitagliptin) 處理後,能有效抑制癌細胞形成聚落、移動與侵入組織形成腫瘤。

此外在測試中更發現TGF-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 轉化生長因子-β)也包含在DPP4 的控制程序中,TGF-β 是一種可以影響多種細胞的生長、分化、細胞凋亡及免疫調節等運作的多功能蛋白質,臨床研究已證實一旦失控出錯就會導致癌症發生,停止甲狀腺癌細胞的TGF-β 接受子基因TGFBR1 作用( 使TGF-β 無法結合作用) 能抑制TGF-β 作用,同時也能降低DPP4 的作用;相反的,若是促進TGF-β 的表現,原本DPP4 基因停止作用與DPP4 抑制劑作用就全都會失效。由此結果看來,在甲狀腺癌中TGF-β 對於DPP4 的表現占有關鍵角色,而抑制DPP4 作用能減少心肌細胞與肝臟細胞的纖維化,這也帶出DPP4與免疫作用中的發炎反應具有關連,在在指出DPP4 的表現在甲狀腺癌中的重要性。

在癌症臨床醫學研究治療上,雖然共同敵人都是癌細胞,但因為癌症原發位置的不同而各有其熱門與冷門的領域。不同種類的癌細胞演化出不同的求生途徑,但它們始終都採取相同策略:欺騙免疫系統,混雜在正常細胞中進行自身壯大與侵蝕個體的行為。

對長期與甲狀腺癌作戰的鄭世平醫師而言,發現DPP4 與甲狀腺癌的關係無非是開啟一個全新的攻擊視角,而因為癌細胞求生策略上的殊途同歸,代表DPP4 在其他癌症治療上亦具有延伸應用的價值性與可以成為新的熱門攻擊點之一,期盼在未來,這些發現可為人群開創更多免除癌症威脅的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