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老教會藝術家團契畫展在馬偕

■編輯部

九月起,台北及淡水兩院區變得很藝術!

甫於去年11月29日成立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藝術團契,為共同慶祝馬偕紀醫院130週年院慶,於九月起分別在台北及淡水院區舉辦聯合畫展,而在淡水院區「恩典之路」舉辦的開幕茶會中,團契成員全數參加,並由長老教會總幹事張德謙牧師、藝術家團契會長蔡明和、馬偕紀念醫院院長蔡正河等人,共同舉行揭幕式,包括院牧部及各單位主管均到場祝賀,場面十分熱鬧。

馬偕紀念醫院院長蔡正河在開幕茶會上,對藝術家團契能夠提供數十幅作品提供展出表示感謝,不僅帶動了醫院的藝術氣息,此次在淡水分院難得展出多幅大師的作品,更是淡水人的福氣,期待藉由藝術的分享,帶來一場充沛的心靈饗宴。

蔡正河院長並感性的表示,繪畫可以使人平靜心靈,相對的,在欣賞作品的同時,觀察作家細膩的筆觸,也可以幫助心靈的撫慰與沈澱。在紀念醫院130週年院慶的此時,有基督徒藝術家能共襄盛舉,實屬難得。

一手催生基督徒藝術家團契的張德謙牧師表示,以作品傳達信仰的價值,是打破有形的教堂藩籬,走向人群的很好模式,基督的信仰應在於生活,融入心靈,因此,真正能以美感帶動人們心靈感動的便是藝術,相信這是很好的開始,讓色彩與藝術帶人走進基督的世界。

參加聯展的畫家郭文雄,則是將自己多年來以「馬偕博士在台灣」為題的作品全數展出,作品中自馬偕博士登陸淡水、學習台語、深入鄉里,在當年飽受歧視與排斥外來人口的環境下,如何傳福音、建學校、蓋醫院,進而讓民眾因他的意念堅持不動搖而深受感動。

一幅描寫在1893年,馬偕第二次回加拿大前,原本極為排外的艋舺(北台灣首府)市民,由於馬偕博士廣結善緣,替人解決牙痛問題,因而深得民心,還邀請馬偕坐上轎子遊街,以隆重的樂隊、旗隊及歡聲雷動的鞭炮聲,表達對馬偕博士的敬仰與感謝,最能充份表現馬偕博士當年是如何扭轉大家對他的印象,進而走進大家的生活中。

此外,為彰顯上帝創造萬物,給予人類無盡而豐富的資源,此次聯展中也突顯了台灣鄉土作品的展出,目的就是要引發大家對這土地的共鳴,並建立起愛護這片土地的認同感,如同當年馬偕博士來到昔稱滬尾的淡水,一下船便說:「這就是我最後的住所。」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藝術家團契由蔡明和擔任會長,此次並由謝持平、呂秉衡、張正昭及郭文雄、何秀鳳、郭貞梅、蔡裕榮、王義雄等畫家共同參與「愛‧感恩‧寧願燒盡‧不願鏽壞—馬偕紀念醫院130週年院慶活動」,作品自即日起至年底,分別在台北院區一樓及淡水院區恩典之路展出,歡迎民眾一同領受藝術的心靈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