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侍之美-參與台東馬偕IDS感想

撰文/眼科醫師楊玉崑
台東縣的地形狹長,從最北端的長濱鄉到最南端的達仁鄉,海岸線綿延180公里,台東全縣約二十四萬人口,其中八萬人住在台東市,因為年輕人都到西部都市工作,留在台東較偏遠地區的多是老人家,絕大部份的醫療資源、儀器設備也都集中在台東市。
辛苦的看診之路如果老人家眼睛不舒服,大部份的情形是,從家裡走半小時山路到大馬路,或站或蹲著在路邊等車,車子來了,舉步維艱地上車,搭一小時鼎東客運到市區,再走二十至三十分鐘到醫院或診所,看完病,領了三天份的口服藥或兩瓶眼藥水,再花同樣的時間和過程回到家。經濟情況好一點的,可以包計程車,來回一趟約一千元上下。
任何人看到這種情形,都會感到心疼與不忍,希望做點什麼讓他們看病更輕鬆。如果我到鄉鎮看診,位於台東的診所就唱空城計,遠道來的病患撲個空就很失望,甚至生氣。十年前,我曾邀請一位眼科同事合作,我們當中一人留在診所,另外一人輪流到偏遠鄉鎮看診,遇有須要進一步檢查或手術、雷射的病人再轉介回台東,一般病人或手術完複診的老人家,只要每週固定到當地衛生所回診即可,不必每次都長途跋涉到台東市。
當時週五上午在海端鄉衛生所開眼科特別門診,不到二個月,當地居民已口耳相傳,不是急診的病人就等週五到衛生所看診,每次特別門診都有三十多個病人,當地居民既高興又覺得方便不少。二年後這位同事回自己家鄉南投開業,這個模式只好停止。 加入IDS計畫幾年前,健保局為縮短城鄉差距,落實照顧偏遠地區居民的健康,推動「IDS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劃」,我馬上報名參加。
在經費有限情況下,眼科診別只能一個月一次,我安排診所休診的週四下午出診。第一個合作的對象是達仁鄉土板村。每個衛生室都沒有眼科的檢查儀器,也沒有眼藥水,每次出診,我必須將手提式細隙燈、驗光機、眼壓機、試鏡片、試鏡架及一大袋眼藥水搬上車,浩浩蕩蕩、小心翼翼地開車前往,到達後,將儀器一一搬進衛生室,門診結束再將儀器搬上車,開回台東,將儀器和藥水搬回診所。
衛生室的護士小姐遇有任務就出公差,我常常到衛生室時要自己開門,不知道病歷怎麼查、怎麼找,一般老人家習慣上午看病,我的診療時間在下午,而且一個月才一次,根本沒有人知道衛生室有眼科,所以絕大多數的時間是我自己枯坐,沒有任何病人,時間到了,自己鎖門離開。半年後的檢討會就將眼科取消了。
接著我再度參與金峰鄉IDS,時間仍是每月第一個週四下午,有了之前的經驗,我們尋思解決的方法,藉由各衛生室護士的努力和配合,衛生室護士一週前就開始通知村落中糖尿病、高血壓或視力模糊的老人家,看診當天村辦公室還會廣播,靠著這種宣傳方式,每次總有十幾二十位病人前來。 帶領病患禱告村落的老人家仍保持日據時代的教養,看完病都會對我行九十度鞠躬,頻頻道謝,讓我不得不也以回敬九十度大禮。
一天,五位老人家一起來看眼睛,護士小姐對他們說我也是基督徒,他們很高興,一定要我為他們禱告,很令人感動。尚武國小一位三年級學生,上課不專心,常常跑到黑板前,不寫作業,導師很用心,很有耐心地糾正他、陪伴他,最後也絕望了。我檢查結果,原來他是高度遠視合併高度散光,又有弱視,他上課不專心、不寫作業,並不是他生性頑皮,而是他根本看不清楚。他是隔代教養,和祖母住在一起,祖母不懂,家境也差,從未帶他檢查視力。我免費為他配眼鏡,戴上眼鏡之後,學習效果大為改善,老師很自責,過去錯怪了這位學生。
風力發電的小學新興國小位於金峰鄉正興村,是個非常美、充滿特色的學校,他們是全亞洲第一所利用風力發電的學校,從大門口的雕塑、大門進來路面上的圖案、直到整個校區,都有排灣族文化的故事和意義,更難得的是每位高年級學生都可以對外來訪客作文化解說,我好喜歡這所學校。我曾經在這裡講過兩次故事,「想吃蘋果的老鼠弟弟」和「阿寶與阿美」,一邊講故事,一邊演布偶,同學們都陶醉其中。
這次來是檢查視力,三年級有位輕度智障的小朋友,平常極為怕生,根本不可能去診所看病,我一進校園,她靜靜地站著看我,沒有跑開,接著她竟然願意讓我檢查眼睛,並讓我為她點藥水散瞳,她也是遠視併散光,檢查結束,我趨上前去抱她,她不僅沒有迴避還回抱我,導師和同學們驚訝得目瞪口呆,我也很感動。不過最讓我感動的是同學不僅沒有因為她智障、學習比較慢而輕視、排斥她,整個檢查過程,一直陪著她,輕聲細語地為她加油打氣,我為她們之間的情感,感動得淚水盈眶。
衛生所沉入河裡
金峰鄉衛生所位在嘉蘭村,停車場上有個專為IDS醫師的空格,場邊立著一面預防登革熱的衛教招牌,衛生所正對面是天主堂,裡面有兩棵大樹,每次到嘉蘭村衛生所看診,沒有病人時,我總會走進天主堂,坐在大樹下的石頭上,風很涼,村莊很安靜,視野遼闊,這是最放鬆的時刻。
想不到海棠颱風來襲,整棟衛生所建築物在三秒內沉入河裡。風災過後,不僅看不到衛生所,連停車場上IDS醫師專用的停車格也不見了,只有那面衛教招牌還在,天主堂也塌陷了,原本兩層樓高的十字架和聖母像已觸手可及,就連我習慣乘涼的那棵大樹也消失了,衛生所和信徒都得另覓地點,令人不勝晞噓。
貢獻之心永遠不變
我另外也參與蘭嶼鄉IDS,限於篇幅,只好留待下次再和大家分享蘭嶼有趣又感人的故事。

有機會和新興衛生室王護士一起回台東,言談中得知她的女兒已自慈濟醫學院的「原住民健康研究所」畢業,目前正致力改善原住民健康工程,要提升偏遠地區同胞的生活,必須從文化、教育、經濟、法律、醫療等各方面著手,我以為IDS是其中的一環,且是很好的一環,我只是這環節中的一顆小螺絲,能做的實在太少,希望以後我可以為偏遠地區的居民貢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