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泌尿科腹腔鏡手術

■泌尿科主治醫師林文榮、住院醫師凌永耀

自古以來外科以手術為病人進行治療的同時均會先帶給病人破壞,接受外科治療之後伴隨而來的疼痛等其他後遺症是無法避免之問題,因此,減少病人治療過程中的不適感與追求更好的治療成效就是外科在醫學發展一直秉持的宗旨。
微創(微小創傷)手術自19世紀以來,一直是外科發展的一個大方向,其中自腹腔鏡使用於觀察腹腔內病況被發明後,腹腔鏡手術便積極的被發展著,務求以最小的傷口完成手術,這對醫學的進步推動上占有相當重要的角色。

腹腔鏡手術的發展
腹腔鏡手術的發展早自1901年德國醫師Kelling便使用膀胱鏡經由膀胱插入狗的腹腔中,並在充入空氣的情況下觀察其中的情形,他也將這樣的方式命名為「腹腔鏡」(celioskopy);在1910年時瑞典醫師Jacobaeus首度發表報告以此方式完成病人身上的檢查,同時提出「laparothorakoskopie」這個名詞。
瑞士的Zollikofer在1924時,首次介紹以CO2作為充器的氣體;Veress needle則在1938由 Veress發展出;德國婦產科醫師Semm在1983年,發展出一系列的腹腔鏡器械以及手術技巧,並自1983年完首例的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他也被尊稱為the “father” of modern-day laparoscopy;另外就泌尿科相關的腹腔鏡的發展,在1976年時Cortesi首次報告以腹腔鏡來觀察腹腔中的隱睪; Schuessler在1989年時首次報告以腹腔鏡進行骨盆腔淋巴清除手術(1991年報告); 在1991年時,Clayman完成了全世界首例腹之腔鏡腎切除手術,與此同時,Schuessler則是首次以腹腔鏡進行前列腺根除手術,其結論為可行但不具特別的好處;在1992年時,Gaure完更是成了首例以後腹腔鏡進行腎切除手術;1995: Ratner及Kavoussi完成了全世界首例的活體捐腎的腹腔鏡腎切除手術;1997: 法國以Vallancien及Abbou為首的兩組醫師分別報告以腹腔鏡進行前列腺根除手術的突破。
在生殖泌尿系統腹腔鏡手術自1991年開始有許多的突破性進展,在加上以往泌尿系統內視鏡手術經驗,在短短的數年之內,幾乎已經可以應用到所有的泌尿系統開放性手術。

技術精進純熟
馬偕泌尿外科在腹腔或後腹腔內視鏡手術自1999年開始發展至今,隨著經驗的累積、技術的進步及器械的改良,內視鏡手術在馬偕泌尿外科治療病人有了長足的進步,從良性疾病如精索靜脈高位結紮術、輸尿管取石、腎盂輸尿管整形術,腎臟水泡切開,乃至於惡性疾病如腎臟腫瘤、膀胱腫瘤、前列腺癌、腎上腺腫瘤之摘除均已經發展的相當完善。

手術成果
精索靜脈高位結紮手術在馬偕醫院都是以較簡單的腹腔鏡精索靜脈高位結紮手術,這樣的手術病人常在術後隔天即能夠出院,自1999年至今已經有超過500例的手術經驗。以改良的手輔助式腹腔鏡經腹腔或後腹腔根除性切除腎臟手術已皆有數百例的經驗,與傳統腎臟切除手術比較,在傷口術後疼痛恢復時間有相當大的差異,不需要額外的傷口就能將器官完整移出,同時手術速度較快,縮短整體手術時間,相對的降低手術風險,經後腹腔的手輔助式腹腔鏡切除腎臟手術因未觸及腹內器官發生腸沾黏的機率更低於傳統方式。
除了根除性切除腎臟外,部分腎臟功能不佳的病人,在術前經過謹慎評估,馬偕泌尿外科也已經有十幾例病人順利接受內視鏡部份腎臟切除手術治療,得以保存較多的腎臟功能。在根除性腹腔鏡前列腺切除我們也已經有大約40例的經驗。

取代傳統手術的腹腔鏡手術治療
馬偕紀念醫院泌尿外科竭盡所能以發展腹腔鏡微創手術替代傳統的大傷口泌尿系統手術,為目前北部各大醫院中,少數具有執行腹腔鏡攝護腺癌根除術、腹腔鏡腎臟癌根除術及腹腔鏡泌尿道重建手術能力及豐富經驗之重鎮,期許在新紀元的醫學發展程中,能為更多民眾盡一份心力。
我們希望,本科醫護同仁以耶穌基督愛人如己、關懷弱勢之精神,提供民眾身、心、靈全人之醫治,以達成醫療傳道的宗旨,為大台北地區民眾,創造一個醫病和諧而雙贏的互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