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距健康整合方案在偏遠山區之應用

■蔡正河院長

腓利比書二13:因為你們立志行事都是 神在你們心裡運行,為要成就衪的美意。

遠距健康照護管理。顧名思義,就是醫護人員與病人相隔相當的距離,無法透過以傳統面對面方式進行醫療照護時,藉由網路或其他機制所採行的一種診察模式。在國外,遠距照護(telecare)已發展多年(1965 by Art Gladman),原因是因為國外地理幅員廣大醫療的可近性不佳,所以遠距照護一直在輔助健康照護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反觀台灣,醫療科技的獲取極為方便,醫院林立,幾乎可說是在自家隔壁就有。所以遠距照護的發展一直不太興旺。

以遠距連結尖石後山居民
事實上,在台灣可以讓遠距健康照護發揮功能,達到最大效益的地方,就是離島及偏遠地區,因為在這些地方醫療資源貧瘠、就醫不便,若有需要醫療時所費耗時、極為不便。
雖然,有醫療隊前去支援提供醫療,但往往執行狀況仍感不佳。本院在新竹尖石鄉後山進行醫療臨床看診及健康篩檢時,發現到部落居民相關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壓……等,普遍有著控制不佳的問題。
因此,有了以遠距健康整合方案應用在偏遠山區的想法,將「遠距健康管理」服務帶入部落。

擴大遠距照護範圖
遠距健康照護的應用面相當廣泛,以醫學上的次專科來看,如「皮膚科」、「放射科」、「病理科」,可應用遠距影像圖片的傳輸來進行醫療評估;「心臟科」,透過心電圖的圖像即時傳輸讓彼端的醫療人員進行診斷及會診。
就病人層面而言,在偏遠地區醫療人員無法到達的地方,不管是急、慢性病、行動不便的居民,都是遠距醫療照護可以應用及發揮的地方。

施行遠距健康管理計畫
本院在尖石鄉後山,目前於「泰崗」及「司馬庫斯」兩處高山泰雅族部落推行「部落遠距健康管理」。服務的對象是部落中所有的住民。服務內容包括:
1.遠距健康生理監測。
2.慢性疾病篩檢及控制(現階段主要針對高血壓、糖尿病進行篩檢及控制)。
3.電話健康諮詢與關懷。
4.社區健康到點服務。
5.社區健康講座。

遠距健康計畫三階段
遠距健康管理計畫分為三階段:
第一階段:社區篩檢期(早期發現)
進行所有居住於部落的居民,血壓、血糖、身高、體重、腰圍等生理量測資料篩檢與建置。
第二階段:健康促進期(早期治療)
透過本院社區「專業醫療群」連結就診資料,掌控居民健康狀況。
主動健康約診及健康訪視。
健康諮詢、診療及衛教。
第三階段:健康追蹤期
持續追蹤並協助管理,部落居民健康狀態。

馬偕率先從事偏遠地區醫療
事實上,馬偕醫院早在民國71年派醫療小組到蘭嶼做長期醫療援助,首創到偏遠落後地區從事醫療傳道的工作;民國76年在醫療資源貧乏的台東設立分院;民國83年開始在小金門提供醫療服務;在健保局推動山地離島地區醫療給付效益提昇計畫(IDS)後,本院則分別承接新竹五峰鄉、新竹尖石鄉和台東蘭嶼的醫療服務;民國九十年在新竹縣尖石鄉設置後山醫療站,以解決尖石後山地區長期以來醫療資源匱乏的窘境。
在尖石鄉後山,本院在健保局的支援下,協助設置秀巒衛生室。藉由健保局「IDS計畫」,在尖石鄉秀巒衛生室,長期派駐一位家庭醫學科醫師及3位護理人員,提供平日後山山區住民,急性醫療照護及夜間門診,24小時緊急醫療照護服務、居民的預防保健及年老、獨居、罹患慢性病、傳染病的住民居家照護訪視服務。
在假日派遣專科醫師於尖石後山的山區部落中,進行醫療巡診的服務,服務的專科科別包含內科、外科、骨科、皮膚科、牙科、兒科、婦產科等。
在秀巒衛生室裡,常設有一般及緊急用藥品,並且提供抽血等服務,同時還設有婦女子宮頸抹片篩檢的設施,以及心電圖等儀器。
除了原有的醫療設備,我們結合資訊科技,運用於「部落遠距健康管理」服務的器材包括有:可以主動即時將量測資料,進行網路傳輸的二合一血糖血壓計、筆記型電腦與體重計,還有本院所開發的資訊管理系統。

克服困難長期關懷
目前在尖石鄉後山部落進行的「遠距健康管理」服務計畫,實行上最大的困難是:
部落居民受健康的自我認知(喝酒)與生活作息(天未亮即出門農作)等因素影響,一開始幾乎不會主動至社區健康站進行血壓、血糖等量測。這時候只好仰賴社區健康專員進行逐戶量測。(社區健康專員比居民更早起並跟居民預約時間到府量測)
少數居民生理量測異常時,會排拒健康專員再次且繼續進行生理量測,這類型的居民主要是因為自認自己沒病或不願面對自己血壓、血糖高的事實,此時健康專員需尊重他的意見,持續性的給予關心、勸說及衛教,大多數的住民即會漸漸接受。
除了針對偏遠地區弱勢住民,在新竹尖石鄉及五峰鄉部落中,積極推動「部落遠距健康管理」計畫外。我們在台北總院門診中,也針對慢性病糖尿病的病人,正推行糖尿病人的遠距健康照護管理計畫。
未來更進一步考量規劃,以此照護模式提供並援助我們醫院一直持續關注的:泰北阿卡族、吉里巴斯及斐濟等國居民。

使徒行傳二十:35我凡事給你們作榜樣,叫你們知道應當這樣勞苦,扶助軟弱的人,又當記念主耶穌的話,說:『施比受更為有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