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與學習

■大同日照中心志工林秀雲

曾經有人問我,為何要在老人日照中心當志工?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一來看不到老人的未來,所以服務沒有成就感;二來老人年華逐漸老去,看到的只是「落日」的悲哀;三來老人代表固執、嘮叨。在過去的社會,「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是理所當然的,而老年化為現今社會的趨勢,生、老、病、死是必經之路程,只是時間的早晚,所以老人已變成不可忽視的問題。

表面上看來我是在服務老人,實質上是他們讓我學習到面對老人時,如何去體會老人的心理,如何幫助老人、尊重老人。感恩中心的工作人員讓我學習到有關老人的醫學常識與照顧,感恩中心的爺爺奶奶們更讓我提早經歷與了解何謂「老」。

長輩讓我獲益良多

看到長者的日常生活及行動,讓我初步了解到,「老」就是一切從「慢」開始。由於老化或病痛,看到長者不是拿拐杖就是走路慢,有位奶奶總是人未到手已先伸出,危險的動作讓人很怕她跌倒,也有長者吃東西很快,更是需要叮嚀,所以最常說的就是「要慢一點,要小心」,深怕有個閃失,其後果不堪設想。

多年觀察長者,發現一般老人的通病是疑心病很重、易怕孤單、沒安全感、愛比較、易產生失落感、害怕自己無能所以易怒,加上年老退化(失智),所以他們日常所表現的異於常人,如所說的話、所做的事會馬上忘記,所以會一再重複的說與做,不了解的人就會覺的老人毛病還真多不易親近。

我常利用時間為爺爺奶奶們說一些新聞大事及有趣軼聞,或問他們所熟悉的民間風俗及古早常識,讓他們有參與感或表現當年的英雄氣概。若有長者沉默不語,或是聽到他們嘆氣的說「老人沒路用」,也了解到他們的家人與親友可能是因忙碌而疏忽到他們,讓他們感覺到人際關係開始疏遠,因而產生挫折感以致於自艾自嘆,此時金蓮姐(同時段服務的資深義工)總會適時的發揮她那溫柔的笑容與身段,和他們閒聊解悶並加以安撫長者,讓他們釋懷展開笑容。

長輩們可愛的一面

有位奶奶來「中心」是「上學」,她畫圖一級棒,我們陪她做功課時若再去照顧別的奶奶,她就會用另類的方式來表達她的不滿與忌妒;還有奶奶忘記物品擺在何處,就會碎碎唸說她的東西不見了、被偷了,甚至發脾氣,當我們把東西擺在她的面前時,她會嫣然一笑,甚至忘記剛剛所發生的事,而且否認到底。諸多不可思議之事(包含否認有吃飯、吃藥)經常上演,常與長者開玩笑的約定要他們吃完後,由我們當證人請他們寫切結書,以供日後證明。

其實長者也會表現其細膩的一面,以前念伯伯總是坐在一旁冷眼旁觀,鮮少與人聊天,可是他會悄悄告訴我哪位長者需要注意與關心,讓我了解到冷漠的外表下是一顆熱誠的心;去年我沉浸在失去至親的悲傷中,當我去值班時,招治奶奶就一言不發的擁抱我,輕輕的拍我肩膀,讓我再度感受到慈母的溫馨;不論是帶奶奶們去做復健,或是幫個小忙,他們就會笑的像天使般,總是把謝謝掛在嘴邊,甚至偷偷的拿餅乾或糖果給我,自然的把喜、怒、哀、樂表現在臉上。

多點愛  多點關心

在中心我學會的第一件事是「愛她就是不要害她」,剛開始對於長者的要求有求必應,事事都幫他們做好,工作人員告訴我這樣會寵壞他們,讓長者覺得有人服務就不用起來走動,其後果是讓長者養成嚴重的依賴性,而且會因為不運動而漸漸失去行動的功能,也會讓長者回家時心態會不平衡,反而增加家屬的困擾。工作人員教我用鼓勵與稱讚的方法讓長者有「要活就要動」的觀念。

有人說老人很「貪」,其實他們要的並不多,他們需要的只是一份尊嚴,和有人能時時注意、關心他們。如果發現老人做一些很奇怪的動作時,請不要責怪他們,用同理心去思考,用包容心去了解他們的需要,用耐心來傾聽他們的心聲,並給予長者多一份的噓寒問暖,他們就會很滿足,呈現出「餘暉」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