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總院公共事務課王紀葳宜蘭採訪報導
翻開2008年馬偕手冊,在這一季的馬偕美德「真愛」中,提到馬偕博士曾經前往宜蘭宣教,造訪宜蘭的首站就是一面被森林所圍繞、一面被冬山河所包圍的五結鄉「流流社」,馬偕博士在當地栽種樹木,撒下福音的種子,感動許多居民。
當年馬偕博士親自栽種的那棵小樹苗,如今,是否還存在呢?
馬偕博士率眾到宜蘭
根據「樹大好遮蔭─宜蘭縣老樹傳奇」記載,馬偕博士是於1883年率眾到宜蘭,同年即在各鄉鎮陸續設立11所教會,以便向漢人、原住民及平埔族人廣傳基督福音,期間即便遭受困難、挫折,但仍秉著堅毅的信心,終在宜蘭縣投下福音的種子。
植樹 傳福音 守護神
當馬偕博士抵達宜蘭縣五結鄉的「流流社」時,在當地設立聚會所,並在聚會所前栽種一棵橄欖樹,時至今日,這棵位在五結鄉的「大葉山欖」不僅是當年馬偕博士落腳宜蘭的歷史見證,也是宜蘭縣政府的保育老樹,更是當地噶瑪蘭人百年多來的守護神。
翻開宜蘭老樹傳奇,裡頭的傳奇故事還真不少,每每都是一段值得細細品味的老故事,而其中「馬偕牧師栽種的五結鄉大葉山欖」一篇,則是充滿著許多馬偕博士當年踏入宜蘭的點點滴滴,最為基督教津津樂道。
據當地的民眾說,這棵老樹目前枝葉茂密,雖然老樹的推測年齡高達180歲,與目前可供查閱的資料有所出入,但是,那又如何?從老一輩的口中相傳至今的大葉山欖,則是基督福音走入當地的濫觴。
因應都市更新規劃,老樹生長地點由原來的五結鄉季新村季新路140號,改為五結鄉季新村新店路140號,地主陳小姐說,從老一輩的口中得知,百餘年有一位傳教人帶著一行人來到宜蘭,在傳福音的同時,也力行植樹工作,每一棵樹都是一個聚會場所,縱使聚會所不大,簡陋不堪,但是仍吸引許多人來到聚會所內分享,這也是為什麼當地民眾至今仍以基督教信仰為最大宗的主因。
境內列管保育老樹
隨著時光的流逝,馬偕博士當年栽種的樹苗,逐漸成長茁壯,但部份高聳的橄欖樹不敵風雨天災,傾倒的傾倒、折斷的折斷,目前僅有五結鄉噶瑪蘭人群居的「流流社」尚存幾棵,其中以位在新店路的這棵老樹最為受人矚目。
經營「噶瑪蘭ㄟ古厝」的陳小姐說,這棵五結鄉的保育老樹,正巧就在他家的大門口,她的婆婆林阿粉女士是當地最年長的噶瑪蘭人,去年以九十五歲高齡仙逝,曾經聽婆婆提到,這棵老樹伴隨著許多的有關馬偕博士的故事,而橄欖樹健康、挺拔的形象,也與馬偕博士的形象不謀而合。
感念馬偕博士的奉獻
「流流社」居民因馬偕博士的到訪,逐漸開始接觸基督教信仰,但隨著人口變遷與外移,目前「流流社」僅剩五戶人家,而這五戶人家也都全是基督徒家庭。
陳小姐說,早期並沒有文字記錄,但靠著教會的人士口耳相傳的描述,這棵位在她們家門口的老樹,的確是當年馬偕博士為設聚會所時栽種的,即使老樹傳奇資料上的推測樹齡似乎與實際年份不同,但那都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對馬偕博士的懷念與他對這塊土地的真實奉獻。」陳小姐說。
期待興建紀念館
當地居民篤信基督信仰,曾經也一度想要在部落中蓋一座紀念館,為當時馬偕博士造訪宣蘭宣教的足跡完整保留,雖然直到現在仍沒有付諸行動,但對當地人來說,馬偕博士早已是他們的精神象徵。
即使過了百餘年,看著大門口那棵碩壯的大葉欖仁樹,還是可以遙想馬偕博士對當地所投入與奉獻的一切。
陳小姐一家人對於老樹就像家人般的疼惜,平日維護、澆灌、施肥,才能如今天所看到的枝芽茂密,除了去年夏天的一場風災,宜蘭當地刮起大風,折斷了兩根樹枝之外,所幸一切都能夠保留得十分良好。
碩壯的老樹無限的感動
所有馬偕人及關心與熱愛馬偕醫院的朋友們,有空不妨去趟宜蘭縣五結鄉,真實地去感受馬偕博士當年來到宜蘭的足跡,相信會帶給你更多不一樣的感動,也期許這棵百年的大葉欖仁持續茁壯,為馬偕傳福音的佳話永遠傳唱。
Box:
編號:宜五1
生長地點:五結鄉季新村新店路140號
樹種:大葉山欖
樹高:12公尺
胸徑:1公尺
胸圍:2.8公尺
樹冠幅:50平方公尺
資料來源:《樹大好遮蔭 宜蘭縣老樹傳奇》
《致謝》
感謝行政院農委會林務局、宜蘭縣政府林務科協助提供相關資料,更感謝宜蘭縣政府林務科協助找到地主陳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