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瘜肉癌病變機率高 早期大腸癌治療有利器

文/編輯部

68歲的陳女士,半年前因糞便帶血就醫,經檢查後發現乙狀結腸處有一顆2公分的扁平狀瘜肉,採用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SD)治療,手術時間約1個多小時,住院5天後出院,目前每3個月返門診追蹤;另一名54歲男性患者,經診斷發現在升結腸處有約3公分的扁平狀瘜肉,以相同的治療方式,目前恢復情況良好,無復發現象,生活作息回歸正常。

大腸鏡檢查是透過窄頻光照射觀察微血管狀況,若血管呈現不規則變化,則是評估病灶為良性或惡性的重要依據,以往大腸直腸癌患者為切除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多以內視鏡黏膜切除術(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 , EMR) 處理,但2 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往往受到限制;近幾年來,隨著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 的發展,可針對2 公分以上的瘜肉切除,且出血量少、沒有體外傷口,患者復原速度相對較快。

馬偕紀念醫院大腸直腸外科資深主治醫師楊靖國表示,大腸在醫學上包括結腸與直腸,其黏膜組織若長出一種凸出於腸道內壁的良性腫瘤就是瘜肉,年齡超過50歲以上則相當常見,但根據研究顯示,這種瘜肉日後演變為癌細胞的比例頗高,因此針對大腸內的瘜肉應重視並積極處理。

ESD( 內視鏡黏膜下剝離術) 適用於罹患早期大腸癌,扁平狀腺瘤性瘜肉大於2公分以上患者,平均住院天數約3-5 天,術後第一個月需特別注意飲食狀況,建議以低渣飲食為主,避免吃易脹氣或不易消化的食物,並自行觀察是否有延遲性出血問題,若術後有產生腹痛或解便大量出血、解黑便等症狀,則需立即回診安排檢查。

至於病灶已侵犯到黏膜深層、可能產生淋巴轉移者,均不建議採行此類術式;此外,已服用抗凝血劑藥物的病人,則需進行術前評估與用藥調整後,才決定是否可以接受此類手術。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大腸壁較薄,腸道內有許多皺褶彎曲處,使得這項手術穿孔的風險較高,增加手術執行的難度,考驗醫師的臨床經驗,部分患者手術時間可能超過5個小時。

2016 年統計顯示,罹患大腸直腸癌人數已連續八年高居國人十大癌症之首,且人數逐年攀升,隨著癌症篩檢的普及率提高,大腸直腸癌的早期發現率也相對增加,根據馬偕紀念醫院癌症資源中心近二年統計,每年約250 人發現大腸直腸癌早期癌前病變,確診罹癌人數每年約為20 人左右。

由於早期消化性癌症並無明顯症狀,若輕易忽略而延誤就醫,會致使病情加劇,為減低罹癌機率,呼籲民眾若有糞便出血、家族史或符合癌症篩檢資格者,應定期接受檢查,才能早期發現,妥善治療。◎

【大腸直腸癌小學堂】

Q:痔瘡久了會變成大腸直腸癌?
A:X。痔瘡與大腸直腸癌的致病成因不同,但因兩者都易有出血現象,所以常被誤會兩
者之關係,很多人以為是痔瘡出血,就醫後才發現是大腸直腸癌。此外,肛門癌也會有
類似痔瘡的肛門腫脹、突起、出血等問題,建議民眾肛門口有異狀時也應就醫檢查。

Q:大腸直腸癌會因位置不同而有常見的不同症狀嗎?
A:○。右側大腸癌→腹痛為主,體重減輕、腹脹、貧血次之。
左側大腸癌→常見排便習慣改變,腹痛及直腸出血次之。
直腸癌→肛門出血為主,排便習慣改變、糞便變細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