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侵入性醫護品質出奇招 馬偕競賽成果發表秀創意

文/編輯部

因應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104-105年「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提升計畫」,馬偕紀念醫院9月29日舉辦計畫成果發表會,邀請新北市衛生局局長林奇宏、醫療品質策進會董事長蘇聰賢及臺灣感染管制學會薛博仁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蘇澳暨員山分院孫卓卿院長、臺北慈濟醫院趙有誠院長等貴賓與會,同時頒發創意卓越院內徵選競賽活動獎項。

馬偕紀念醫院院長施壽全表示,「病人安全與醫療照護品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除了將侵入性組合式照護(bundlecare) 落實於醫療照護人員的醫療技術行為,本院為了更積極進一步提升醫療照護人員對侵入性組合式照護措施的認知與落實,以達有效降低醫療照護相關感染發生情形,這次由感染管制中心以創意卓越徵選競賽方式,廣邀院內醫護同仁從臨床工作及實務作業端發想創意、實用兼具的好點子,共同以提升病人安全與醫療照護品質為目標。

競賽分為臨床工具類及實務作業類(VAP bundle 及CAUTI bundle),總共徵得14 件作品,包含可計時洗手液裝置、乾溼分離紙尿褲、智慧感控稽核系統,甚至透過微小說的方式宣導提升照護品質,顯見醫護同仁的創意展現。馬偕紀念醫院感染管制中心評選投稿作品時不但講求創意、有效提升照護品質、臨床實用性,更希望
符合人力及設備成本效益,故以「設計理念」、「創意及實用性」、「美感、整體造型及應用性」、「成本效益」等面向計分,選出兩類別的前三名進行表揚及嘉獎。

馬偕紀念醫院內科加護病房護理師陳芬媚以「分秒必爭- 可計時洗手液裝置」 獲得臨床工具類金牌獎。內科加護病房大多收治胸腔、腎臟、腸胃及心臟科之重症病人,病人抵抗力弱,加護單位的致病菌更對多種抗生素具有抗藥性,種種因素造成重症病人於加護單位受感染機率較大,洗手也是執行侵入性醫療處置照護品質最重要的首善醫學實証,因為洗手是預防院內感染最基本且有效的感控措施,也是加護單位最常執行的技術之一。

依照現行感染管制規範,完成乾洗手步驟需要超過20 秒才算合格,雖然護理同仁執行洗手時機及步驟皆可依標準落實,但是陳芬媚觀察發現,唯獨實際洗手時間會因同仁心算讀秒數度不一,以致偶未達成標準。因而發想可計時的洗手液裝置,依需求設定時間,利用自己可掌握的低端設計增加臨床工作的便利性及效益,不僅符合感染管制規定,也可落實提升病人安全及照護品質的目標。

馬偕紀念醫院神經科病房護理長吳琪瑤則發現臥床、尿失禁的腦中風病人因為紙尿褲裡的屎尿混雜,男性生殖器尤其清潔不易,十分不舒適,也增加泌尿道感染的機率,因而發想設計「男性專用乾溼分離紙尿褲」,獲得臨床工具組銀牌的肯定。吳琪瑤坦言,這項設計的靈感是來自於寵物尿布的尾巴洞口,進而以觸感柔軟的內裡布縫製尿布洞口,毋須拆開導尿管,尿袋也能輕易通過,既可幫助病人保持乾爽舒適又可節省尿布使用,目前試用過的病人及家屬皆反應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