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臺北總院燙傷中心護理師鍾陳玟
「我好痛,好痛呀!」顫抖不停的身軀,勉強地從口中說出已承受到極限的疼痛,小真( 化名) 是我趕到病房時接到第一位塵爆受傷的孩子。急診交班:姓名不詳、燒傷面積:70%、燙傷部位:臉及四肢。當下因為擔心病人隨時有被插管及休克的危險,趁著病人還能表達時,趕緊問了姓名和家人聯絡電話,因為和自己孩子
年紀相仿,能感同身受父母找不著孩子的心急,當父母再次擁抱孩子的那一刻,看著包成像木乃伊的孩子,無不心疼地痛哭失聲,傷在兒身,痛在父母心呀!
在燒燙傷中心工作這麼多年,還不曾遇過這麼大的災難,當晚急診啟動「333大量傷患機制」,大量傷患湧入,我們病房就戰備位置。還記得那晚休假在家,看到新聞跑馬燈,不假思索就往醫院衝,護理長、病房主任也一一趕到,嚴陣待命做最佳後援投手。傷友陸陸續續從急診送上來,同仁們很有默契的各就各位,各司其
職,包紮、給藥、給輸液、監測尿液、測量生命徵象、評估記錄,還得抽空安撫孩子和家屬不安的心……,雖然一整晚大夥忙到沒空喝水上廁所,但想到這些年輕孩子遭受的身心之苦,還有面對未來的復健,除了心疼外是更多的不捨。
燒燙傷治療是一條漫長痛苦之路,面對高感染風險,對病人和醫護人員而言都是很大的挑戰。每天換藥對病人來說是惡夢,對醫護人員更是精力的耗竭。但是感謝來自社會的溫情和院牧部提供的貼心溫補,讓我們身心累了的時候,有個關懷支持的力量,能夠補足電力再出發。
粉塵爆燃,生死攸關,在血淚交織鋪成的療傷路上,孩子走得很辛苦。一次次的清創植皮,痛已是極限,縱使我們已經給予最強的嗎啡止痛劑,體無完膚下,任何輕微的碰觸都可讓這些孩子鬼哭神嚎,時而冷到顫抖,時而又熱到發暈;癒合後的皮膚也因缺乏皮脂腺,如同萬蟻鑽的搔癢讓他們無時無刻都像機器娃娃停不下來。新生的皮膚吹彈可破,不注意就形成水泡,水泡破了變潰瘍;關節攣縮無法伸直,每日勤復健卻可能一覺醒來又歸零。疤痕取代了青春的肌膚,壓力衣伴隨成長歲月,分不清是汗水或淚水。他們很努力也很堅強地面對老天爺給的巨大考驗,雖也有軟弱的時候,但他們每個烙印下的腳步都是勇敢。
燒燙傷不同於一般外科患者,出院後才是他們跑馬拉松賽的開始,疤痕穩定要兩年,所以他們必須要在這兩年間不間斷地勤做復健。此外,遍體鱗傷,孩子和家屬身心的煎熬可想而知,還好我們醫院的後續照顧很完善:有聯合門診也有專屬的社工師、復健師等等醫療團隊做為病人和家屬最堅強的後盾。
我自己也樂當他們的小天使,去陽光家園做關懷探視,協助居家換藥,傷口照護等等,「愛就是在別人的需要上看到自己的責任」是我不變的信念,也許只是時間和體力上的一點點付出,若能讓他們感受人間溫情和愛的力量,就值得了。面對這場生命中無法預期的重大創傷,希望社會大眾能多分同理心,也祝福這群孩子能早日走出這苦痛的牢籠。◎
驚天動地粉塵爆 年輕孩子身心傷
清創植皮一次次 感染危急一關關
疤痕紋身美不再 關節攣縮走路難
痛苦難耐如火燒 癒合搔癢萬蟻鑽
血淚交織療傷路 復健重建茫盲然
漫長治療復原路 身心受創全家擔
傷在兒身痛親心 不離不棄包容愛
關關難過關關過 雨後天晴總會來
祈願孩子~ 早日苦難終結
祝福孩子~ 一切順利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