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副院長張文成
淡水院區於民國61年成立,迄今已35年,期間由於空間不足使淡水院區之服務品質與業務無法大幅成長,所幸於民國85年,由當時任醫務副院長的黃院長提出興建門急診大樓的構想,於民國89年發包,92年6月動工興建,經董事會命名為「馬偕樓」,並將於近期內落成啟用。
加強北海岸醫療
地下三層、地上十層馬偕樓的興建,使得淡水院區總樓地板面積由目前21500坪增加至41000坪,可用空間增加近一倍。原位於恩典樓的42及43病房搬至馬偕樓,將原病房空間設置臨床訓練中心,並增建內科與小兒科加護病房,提供淡水、八里、三芝、石門、金山等北海岸地區居民更全面的醫療服務,成為最受弱勢族群信賴的醫學中心。
談到建築本身,馬偕樓的一大特色便是半圓弧造型的外觀,及比照Shooping Mall模式的設計理念。低樓層中間挑高、動線分明,讓民眾可一目瞭然到達目的地,不再有過去進迷宮的感覺。另外,因正對觀音山及淡水河,馬偕樓具有絕佳的景觀,且由於外觀採圓弧形設計,差額病房每床皆可貼近窗戶,使病人即便住院中仍可享受山水之美,加上舒適的交誼區,相信對其身心靈的痊癒必有裨益。
優質健康開跑
可用空間的增加,間接改善了環境整潔的維護。以淡水院區營養課為例,過去因著空間的狹小,以致環境整潔保持不易,藉此次馬偕樓落成,遂將營養課搬遷至馬偕樓,與商店街、藥局等同一樓層,期待能提供淡水院區同仁及民眾優質健康的生活。然而不只整潔問題得到解決,營養課更進一步藉機提升自己的服務,開始於營養課中落實「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系統」,即HACCP認證的標準。
什麼是危害分析和關鍵控制點系統 (Hazard Analysis Critical Control Point system,HACCP)呢?其實HACCP就好像食品安全與衛生的GMP標章一般,從食材驗收、配膳到運送,將每一個環節看做一個危害的管制點,不斷停下來用最嚴格的眼光檢查。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是因為主管機關的要求才這麼做,而是主動的願意提升自己,為病人提供最衛生安全的食品。
除了營養課內部使用了HACCP認證所建議的標準作業流程之外,凡於醫院內部美食街的店家,未來也都由營養課負起監督衛生安全的責任,務求使來院的民眾享有既衛生又美味的餐點。
門診空間廣 急診機動性增加
門急診的服務可說是醫院服務的門面,為有需要的病人提供即時的醫療,目前淡水院區一日門診人次約1100至1200人,相較於台北院區的6000至6500人次,仍有很大的成長空間,過去因恩典樓的空間較受限,如今馬偕樓的落成,門診與住院服務品質大幅提昇,為淡水院區注入一股新力量。
至於急診,不但增設負壓隔離室及毒化災沖洗室,符合感染管制的標準,亦有設備完善的手術室及64切電腦斷層攝影機,未來民眾如緊急須動手術便可直接於急診處理,不需再轉開刀房,將可提昇急重症服務品質。
體貼病人也體貼醫師
本院淡水院區多年來難得興建新大樓,現代化的貼心服務一定少不了。馬偕樓地下停車場便設有200個停車位,為顧及竹圍當地居民的交通狀況,將入口設於民權路,以抒解過去單由民生路出入的交通;過去因空間不足分散在各處的生理檢查單位,也將搬遷至馬偕樓以提昇服務品質,此外,為使淡水院區病人不必再為了進行核子醫學檢查而於台北、淡水兩院區奔波,在馬偕樓亦增設核子醫學科;新闢由捷運淡水站至淡水院區的交通接駁車,提高民眾至淡水院區就診之便利性。
為使勞苦功高的醫師們保有專心工作的空間,特別於馬偕樓門診區為同仁設計專用通道,醫師休息室內也備有專用廁所、更衣室及茶水間等,。
再者,對於為研究經常廢寢忘食、嘔心瀝血的研究人員們,此次亦將綜合研究大樓內部的行政辦公室遷出,研究人員們就有了更寬廣的「空間」可以發揮。
對馬偕樓的期許
馬偕樓之完成將促使淡水院區發展成為優質與現代化之醫學中心,因此除了有形之空間服務品質改善外,在軟體服務功能方面亦須迅速提昇,以使淡水院區成為淡海地區民眾最信賴之守護神,以延續及彰顯馬偕博士一百多年前不畏環境艱難來台醫療傳道之奉獻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