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淡水分院醫學研究部柯俊銓助理研究員
訪談主題期刊:B cells facilitate platelet production mediated by cytokines in patients with essential thrombocythaemia. Thromb Haemost. 112(3):537-50, 2014.
一篇以血液腫瘤科陳功深主治醫師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獲得各界的重視。此篇論文以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為研究目標,致力於研究與臨床服務的陳功深醫師,分享其研究歷程時表示,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是一種骨髓增生性腫瘤(Myeloproliferative Neoplasm, MPN),其臨床病癥是伴生大量的血小板母細胞(Megakaryoblast)與不成熟的血小板,這疾病在北美、歐洲已被歸類為血液性癌症的一種,但在台灣因為癌症健保負擔重及健保醫療支出壓力與此疾病危命風險非具急迫性,因而遲遲未納入癌症。
即便如此,會造成中風癱瘓與組織壞死的血栓仍不容小覷。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在患者體內是從何種途徑造成仍未清楚,起初發現控制細胞激素(Cytokine)的JAK激酶2型(JAK-2)突變種V617F,而建立骨髓增生性腫瘤的發病原理與造血幹細胞增生模式。原來,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許多細胞激素參與血小板增生,,但是負責調節血小板生成的血小板生成素(TPO)在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患者身上已失去作用。然而我們發現骨髓增生性腫瘤患者體內有細胞激素分泌與發炎反應的異常現象。
細胞激素是體內免疫發炎反應的重要調節者,具多效性(Pleiotropic),被推論與造血幹細胞間交互作用衍生免疫反應,促成血小板增生。B細胞在上游啟動分泌多種細胞激素,例如介白質1β型與介白質6型去調節發炎反應,與之前提及的生長因子結合,能造成骨髓增生性腫瘤對細胞激素具高敏感性,進而造成JAK-STAT訊號增強。
我們便以此為出發點進行本篇研究,發現病人血中存在高濃度B細胞活化因子(Serum B cell-Activating Factor, BAFF)能活化類鐸受體4型(Toll-Like Receptor 4, TLR4)促進B細胞分泌介白質1β型與介白質6型導致血小板母細胞分化及產生大量血小板。由此可解釋為何在JAK激酶2型正常或異常的患者身上皆能發現高表現量的B細胞活化因子。此外我們也發現,來自其他上游能活化類鐸受體4型的蛋白質可以影響血小板生成,因此未來可採取抗體中和介白質1β型與介白質6型以遏止血小板母細胞分化以改善病情。
陳功深醫師還進一步發現,原發性血小板過多症患者的免疫系統在接觸病原體的學習路徑居然變成與小鼠相同,這在過往研究認知上是不同於正常人體的。他個人認為,物種演化不同但基因相似度高,物種間卻非每種基因都表現一致,如今在基因突變的人體身上出現動物才有的表現情形代表的是這些基因沒有消失而是被關閉隱藏,類似所謂的返祖現象(Atavism),這意味的是,癌症或許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更早就根植在我們與動物的體內,只是某些基因被重新啟動才導致癌症出現,這是一個癌症研究重要領域。
「研究的道路是很漫長的,但不會永遠一帆風順,有時結果不如預期的確很令人沮喪,在這種時候,我會改變心情以欣賞的角度去看待這些過程,因為我們不過是欣賞上帝所創造的工程」,他如此淡淡地說著,帶著心滿意足的感恩微笑。我看見未來的癌症治療將會有許多嶄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