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此相顧 榮耀基督

文/台北院區院牧部主任鄭頌苑

董事會為關懷同仁工作環境及醫院永續發展,去年6月起,展開系列訪查活動,除書面資料審閱外,並在三院區實地了解,記錄建議事項,提供各單位參考改善,並整理彙整資料,於12月5-6日,邀請教會指導單位-總會、北大幹部;基金會屬下學校-醫學院、護專主管及院內的主管與院牧,召開「2013年成果報告與未來展望」研討會,主要概括三項議題,即:醫院財務、院校合作及組織精神。會後個人幾點感想:

營業淨利率約2%的教會醫院
醫院財務穩定是重要議題,因為龐大馬偕體系的經費來源,一直是依靠醫院獲利來支應,馬偕並無旁支的生技、金融、石化等產業做後盾。醫院除因應員工基本薪資、設備維修增置、成本急速增加及房舍老舊整建的支出外,同時,要肩負學校及總會所謂「承諾性支出經費」的責任。
此次董事會邀請總會、醫學院及護專主管召開研討會,談論合作發展的可能性及增進彼此更深的了解,那是非常重要的,特別是對醫院經營理念與財務困境的認識。
過去馬偕素有「平民醫院」(或貧民醫院)之稱號,無論是「平民」的「平」或是「貧窮」的「貧」,都在表達馬偕有著樸實的特質,員工克勤克儉,並對民眾或弱勢族群,都能細心照顧,是被社會所肯定。
幾年前,我們承辦的大同老人日間照顧中心接受社會局評鑑,召集委員讚美馬偕照顧弱勢族群特別認真,堪為同儕模範,並說明其外祖父是醫師,早期赴東京帝大讀醫科,病人對他而言,只不過是賺錢的對象而已。直至有一年外祖父來馬偕觀摩,回去之後態度丕變,不但對變得親切,也學習當時馬偕做法,保留免費病床供貧困病人入住。還要求家族學習聖經教導,收成時留一些農作物在田裡,給貧窮人撿拾糊口。
馬偕愛人如己的精神傳承一直影響著醫院的決策。當許多醫院經營困難,努力開發自費項目,以增加健保以外收入,馬偕仍然能有所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
在收入有限,承諾性支出又相當負荷之下,醫院既要持守原則又能穩定發展,需要智慧與毅力。
近年人力成本急遽增加,業界常以提高薪資網羅人才,醫院資金壓力可想而知。如果總會能將醫院偏遠醫療的費用,做為負擔金的扣除額度;或醫院辦理醫學院與護專的龐大財務負擔,能減免負擔金百分比的支付,可以幫助醫院紓解財務壓力。而醫護兩院校若能共體時艱,積極自籌部分經費,每年以15%為目標,醫院就能在設備與人力的需要上,有更多的運用空間。

醫護院校與醫院的合作發展
醫學院與護專的設立,對醫院的過去、現在、未來都非常重要。
護理專校的人才培育一直為醫院臨床工作品質,提供強而有力的穩固保障。醫院良好的口碑,極大部分出自對護理照護的良好印象;許多護理的中堅幹部,也都是馬偕良好教育體系培養出來的。
過去評鑑對部定教職嚴格要求,護專提供相當多的機會,讓醫院各職系同仁可以順利取得資格。
近年護理人力短缺成為醫院營運隱憂,市場動輒以薪資加碼為誘因的競爭下,如何讓馬偕護專培養的人才,能留在自己醫院服務,成為重要議題。所幸在護專學校老師發揮影響力、醫院也提供獎助學金密切合作下,的確看到穩定人才果效。
醫學院的設立,也是醫院發展的重要里程碑。過去評鑑常被挑戰的就是沒有醫學院,部定教職員額必需仰賴許多醫學院與大專院校幫忙,為達到標準,費盡心力,相當辛苦。
2013年,馬偕醫學院醫學系第一屆學生已到醫院實習,這些以「尊重生命、全人照顧」為培育重點的學生,醫院要如何在每個臨床工作中,讓學生學習到「老師們」的身教與照顧,是非常重大的責任與挑戰。
近來,醫院設立生醫發展中心,期待將醫學研究部的基礎研究,透過生醫中心提供意見與技術合作,一起申請專利或尋找合作廠商生產產品。馬偕醫學院有龐大的人才資源,有很多合作的機會,包括協助轉譯醫學,亦可推動產學合作,將來若能規劃馬偕生醫園區,則有更大的攜手發揮平台。
醫院與醫護院校間是肢體的關係,彼此需要,彼此幫補,誠如哥林多前書記載:「肢體總要彼此相顧。若一個肢體受苦,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受苦;若一個肢體得榮耀,所有的肢體就一同快樂。」

馬偕精神的深化與發揚
馬偕體系存在的意義,在於宣揚福音。醫院必須透過各種機會與活動,分享耶穌基督的精神,使員工經由感動、認同進而願意效法,在工作中能愛人、謙卑服事人,愈多同仁認同與實踐信仰精神,就愈能展現教會醫院風貌。
17世紀一位牧者曾說:「基督徒的好行為,就是最好的講章」。教會醫院要能散發基督馨香之氣,管理者如何做決策,基督徒如何實踐信仰精神都至為重要。
幾年前的颱風天,院內同仁冒著強勁風雨,至私人診所要接回早產兒,不料,途中救護車被強風吹倒的大樹擊中。檢討會有人提議為避免危險,颱風天是不是請119幫忙接送。主持會議的院長,馬上提醒同仁:「119服務人員的生命也寶貴,我們不能只顧自己,而將危險任務推給別人,必須研議其他防範之道。」院長的提醒讓人印象深刻,也展現真正愛人如己的精神。
2003年,醫院明知SARS會帶來生命的威脅,更會帶來門診量降低、收入減少的困境,卻在第一時間宣示三點因應原則,即:1.「積極投入政府各項SARS防治工作」。2.「不計成本,竭盡資源以保護醫院同仁與病人」。3.「縮減門診、夜診,暫停健檢業務」。醫院為保護員工,分兩梯次上班,每梯次上班10天,休息10天,避免整體感染危險;並對隔離員工做關懷與送餐服務。另外,為了收治病人,急診趕建七間負壓隔離病房,淡水恩典樓39、40病房也整層改建。
期間一次禱告會後,黃俊雄院長被問到,為什麼能在危機時,果決作出重大決定?他說,擔任院長之後常在想:「當有一天,醫院利益和社會民眾利益相衝突時,應該怎麼辦?」結論是,馬偕是屬上帝的醫院,既為救贖民眾而存在,那麼「利益相衝突時,當然以民眾的利益為依歸!」
SARS期間,員工都被醫院的決策所感動,大家努力克服恐懼,積極投入搶救工作。負責淡水指揮的楊副院長(現任院長),當時談起馬偕人抗SARS讓他有很深的感動,「因為那些關心SARS病人的護理人員,都是出於自願的,她們雖然內心無比恐懼,卻有愛人如己的精神,覺得不應在病人最需要時刻缺席,所以情勢雖危急,表現的不是畏縮,而是積極學習防護之道。」SARS過後,各醫學中心發生內科系招募不足的狀況,唯獨馬偕滿額。
曾經來院演講的古倫神父曾提醒我們,「基督教醫院之所以傑出,就在於能把強而有力的資源,用在替病人創造出帶來祝福的條件,散發美好見證,以見證神的榮耀。」醫院要能深化馬偕精神,領導者與基督徒必須用心實踐信仰,以具體的好行為結出果子,就能吸引人來跟隨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