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人講古系列之二-急診醫護一家人

■陳美玲口述

經歷:馬偕紀念醫院急診護理長

以上帝之名設立的馬偕紀念醫院已有130餘年的歷史,無論規模或業務發展都蒸蒸日上,這正是有上帝保守及歷代馬偕人用心經營與扶持下的成果。而曾經一同服事的同仁都是醫院成長的見證人,也是珍貴的活歷史,透過「馬偕人講古」系列報導,讓我們一同回憶那段美好的時光。

本次分享的馬偕人─陳美玲前急診護理長。陳護理長於1964年到院服務,於2003年退休,服務年資長達39年,擁有豐沛的護理及行政經驗。這次將為我們分享她在急診的服務時的美好回憶。

馬偕人的特質─愛心、關心、奉獻心

早年的護士工作相當辛苦,除了現在護理師的工作之外,因護理人力也不甚充足,還必須作為醫師的左右手支援。除了要照護病人外,亦協助處理住院病人的大小事,例如:每天早上要先鋪床,接著分藥,幫病人洗澡,甚至處理病人的大小便等事。雖然工作忙碌,但馬偕人非常有愛心,彼此互相幫忙,當做自己的事情盡力協助,不分你我,同心為醫院、為病人提供良好的服務。

護理人員與醫師之間也都配合良好,也是醫師的得力助手,有任何突發狀況馬上就能給予支援,互相體諒。在此分享一個發生在急診的「體諒」小故事,就能看出當時醫護人員真的是相當「麻吉」。

當時的實習醫師都要在急診接受訓練,因此實習醫師在急症疾病的診治能力也都很強,現在的各科主管,在當時幾乎都曾接受過急診的扎實訓練。不過,以前的急診室空間有限,實習醫師並沒有獨立的休息室。當時的護理人員也相當貼心,若更衣室(註:位於舊建築的急診室上方小閣樓)沒有人在使用時,就會讓出這個空間,讓值班醫師及實習醫師趁沒有病人時,能稍事休息。

由於有共同的信仰精神,讓同仁們有更多的奉獻心,來服務病人,為醫院生存一起努力。在急診也遇過許多重大災難的病人送來醫院救治,如:陽明山大車禍、福田煤礦災變、撫遠街瓦斯氣爆等等。

許多遭受他院拒絕收治的重大傷患,其家屬跪求醫院務必收治,而馬偕醫護同仁都秉持醫院最重要的精神價值─「從不拒絕收治病人」,均投入最大的心血醫治。

那個年代必須要用現金支付醫藥費,有些急診的病人來不及準備現金,在急診室理急成一團,陳美玲護理長會請病人簽後納同意書後讓醫療不耽搹,「因為這些病人不能等。」體貼病人家屬的心情,讓急診室多了些溫暖。

幾次的重大災難,也認知到跨科別照護的需要。因此當時與急診室的同仁便在急診室成立緊急救護協調中心,簡化應變時間,讓病人儘快得到診治。

當醫院面臨人才大量流失、經營一度陷入難關,同仁更是不支薪,一起度過危機。由於這些種種努力及奉獻,也讓醫院有美好的名聲,更讓我以身為馬偕人為榮。因此遇過二次的她院挖角,我也能堅持不為所動。正是對醫院的認同,所以讓我在退休之後,更願意留在醫院當義工繼續服務病人。

馬偕精神豐富生命

在急診擔任護理長時,我堅持每天會在單位內作禮拜,護理部主管也曾詢問理由。我的用意就是希望透過同仁們一起念念聖經節或書本,唱唱詩歌,在上班之前能讓心情沉澱,對接續的工作也更有助益。或是互相給予同仁關心或代禱,讓單位同仁的心更凝聚,也再次懷抱著「愛心」、「關心」、「奉獻心」照顧病人及同仁。也希望這樣的精神,也能持續在醫院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