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器捐中遇見愛

■淡水院區社會服務室社工師宋曉蕊

器官捐贈是指當一個人被判定腦死或是臨終時,基於個人生前意願的簽署或家屬同意,將可用的器官或組織,以無償捐贈的方式給需要的病人,幫助恢復健康,改善生活品質。
聖經上說:「一粒麥子不落在地裏死了,仍舊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結出許多子粒來。」(約翰福音十二24),正如同器官捐贈者雖然離開,但生命卻未曾消逝,將愛與生命在移植者身上延續。

想法與態度的轉變
從事器官勸募近五年,越來越能體會其中的意義及價值。
因為愛,所以願意捐出心愛家人的器官組織;因為愛,所以願意成就一個等待移植的陌生生命。起初在勸募成效的數字迷思下,我僅將器官勸募當成「工作」,但在數次陪伴的過程中,傾聽家屬娓娓細述每個捐贈者不同的生命故事,他們的悲傷與不捨不言可喻,但卻有著行善助人的想法,簽下器官捐贈同意書,不僅讓我感動,也改變我對這份工作的態度與想法。
支持我的力量就是用開放的態度看待每個不同的生命,尊重每位家屬的決定,認同支持他們對生命末期醫療照護的選擇。盡可能陪伴他們走完親愛家人的最後路程,不再孤單無助。因工作被賦予更深層的使命,我也不再因勸募成效的數字而備感壓力。

社工師的角色
民眾對器官移植的認識有限,多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毀傷」與宗教或傳傳統觀念的影響,使器官捐贈的推行一直十分困難。
推行簽立器官捐贈認同卡及與潛在器捐者家屬溝通過程中,多半民眾會擔心同意捐贈後會影響後續醫療品質。事實上屍體器官捐贈須經過相當嚴謹的評估程序並受法規限制。當民眾生病或受傷送醫,醫療團隊會優先拯救生命,惟在所有挽救生命的方式都失敗,經評估並宣告腦死之後,才由專業器捐勸募社工師徵詢家屬器官捐贈的意願,醫療品質並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若家屬同意捐贈後,將再經過兩次的腦死判定,確認後將視捐贈者的器官功能及捐贈者與家屬意願決定可用器官的捐贈。
身為社工師,在這個過程中扮演著多重角色,如勸募者、溝通協調者、支持者、聯繫者、悲傷輔導者等。
在每一個不同的角色中都可能面臨困境,例如:與檢警單位及各醫療單位的溝通協調、家屬複雜情緒處理與安慰、家屬的認同與摘取時效之間的平衡等。若是流程或規範的程序問題都容易處理,難就難在悲傷的面貌太多元,常常不是在醫院內就能完全處理,擔心自己的能力無法完全勝任悲傷輔導的工作、擔心家屬離院後是否有人可以陪伴,他們的悲傷歷程是否得以復原。

難忘的器捐勸募經驗
捐贈者家屬面對抉擇器官捐贈的心路歷程都令我印象深刻,其中最難忘的是一位捐贈者的母親,初始家屬對捐贈的態度與想法並不一致,母親相當悲傷與不捨,手足們則是認同器捐理念,積極的要我協助勸說母親簽下器捐同意書。我思索著母親面臨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心情會是多麼的悲慟,對於母親的不同意,是能理解與接受。
因此,在召開家庭會議前,我確認自己角色與立場,除了是勸募者外,若個案母親仍不同意,亦會支持她的決定,因為不希望個案母親是在承受壓力下被動同意,讓她往後都心懷愧疚。個案母親最後藉由宗教的領悟,同意捐贈器官,讓多位移植者得以延續生命。在捐贈者的告別式上,我聽到一個身為母親的驕傲與認同器捐理念,她告訴大家,兒子做了一件好事。
另一位捐贈者的手足也令我印象深刻,他在捐贈者摘取器官之後,表明他也要簽立器官捐贈同意卡,當下我感到訝異,他告訴我因為這次事件讓他體會生死無常,想做的事要及時才得以無憾,也不會讓家人面臨兩難的抉擇。

讓愛超越一輩子
生命形體的消逝雖然令人感傷,但器官移植,讓捐贈者的愛能夠以另一種形式在受贈者的生命中延續,超越一輩子。
憂傷的思念化成喜樂的感恩,正因為捐贈者家屬無私的愛及移植者和家人感恩的愛,讓我更有力量用愛去看待這份工作。

若您認同器官捐贈的理念,本院社會服務室提供器官捐贈同意書及器官捐贈同意卡索取。
台北院區:(02)2543-3535轉2102
淡水院區:(02)2809-4661轉2211
新竹分院:(03)611-9595轉2102
台東分院:(089)310-150轉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