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偕紀念醫院與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合作交流

開創醫療傳道與藝術人文的多元層次
■編輯部

濃濃的台灣傳統戲曲與醫療傳道的宗教醫院合作,會擦出什麼火花?為達到醫療傳道與藝術人文薪傳之融合,馬偕紀念醫院與臺灣戲曲學院於5月4日在馬偕紀念醫院福音廣場舉行雙方合作交流簽約儀式,未來,傳統戲曲將走進醫院演出,帶給民眾不同的視覺與藝術饗宴。
此次的簽約由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施壽全與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共同締結雙方未來之合作交流模式,施壽全副院長在致詞時表示,二十一世紀的醫院不再是冷冰冰伴隨著藥水味的白色巨塔,特別是以傳承馬偕博士精神為名成立的馬偕紀念醫院,應是充滿著信仰、人文與科技的醫療場所;透過人文與藝術的結合,相信可以帶給病人、家屬及員工多元層次的視覺與聽覺享受,而在醫院內能感受到台灣傳統戲曲精神的傳承,相信更是一件難能可貴的藝術洗禮。
臺灣戲曲學院校長張瑞濱表示,該校是全台唯一一所傳統戲曲教學與傳承的搖籃,從小學五年級到大學一年級的學生全部住校,學生每天早上五點半起床,六點開始練基本功,長時間下來,除了可能稍有不慎造成的運動傷害之外,在心靈與情緒的輔助與關懷也需要有專業人才的幫助,特別是未來能夠讓學生將所學在醫院內表演,相信對學生的人生體悟與自我肯定都是難能可貴的學習。
很多人好奇,宗教醫院與傳統戲曲之間到底會有哪些特別的連結,又能激發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事實上,早年馬偕博士抵台宣教,入境隨俗努力學習台語,某日無意間在大龍峒一場野台戲下駐足欣賞,卻被當地民眾以一臉鬍鬚像極了關公,而直接拉來客串一角,當下,馬偕博士索性融入於此,和民眾互動有佳傳為佳話,這段歷史,則成為馬偕博士愛台灣的一頁證明。
馬偕紀念醫院副院長張文信表示,僅管健保環境如此嚴峻,但感謝上帝的帶領,能夠藉由不同機構的內涵與整合,發揮更大的力量,以優質的醫療服務帶動藝文創意的呈現,讓各行各業能各自發揮、相互支援,讓到院民眾能從藝術饗宴中獲得心靈的平安,也充分展現出愛與關懷的精神無所不在。
除了異業整合外,今年,適逢馬偕博士來台傳教140週年,亦是馬偕紀念醫院遷院中山北路現址100週年紀念,能夠有這番創新合作實屬難得,雙方近來更積極籌劃以馬偕博士為主題的傳統戲曲表演,相信是繼「黑鬚馬偕」之後,再將馬偕博士故事搬上大舞台的重要演出,敬請拭目以待。
臺灣戲曲學院的學生則在現場表演展現力與美的柔術,同時也帶來一段歌仔戲「益春留傘」,獲得在場民眾滿堂喝采,為簽約儀式寫下完美的句點,張瑞濱校長並允諾未來該校學生將會不定期到醫院演出,帶給民眾更豐富的傳統戲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