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外科主任李居仁
列子湯問篇有一則有趣的故事,記載公扈和齊嬰兩個人找當時的名醫扁鵲治病,扁鵲給兩人喝了藥酒後,雙雙昏迷了三天。其間扁鵲對兩人進行了開胸手術,互換心臟,結果兩人醒來後回到對方家裡,引起一場糾紛。
這當然是古人的想像,不過由此可以知道器官移植的觀念發源相當早。二十世紀初,法國的卡雷爾醫師突破血管吻合的技術瓶頸後,便有外科醫師開始嘗試腎臟移植,但受限於免疫排斥的問題無法克服,最終都以失敗收場。直到1954年,美國的墨瑞醫師成功完成了全世界第一例同卵雙胞胎之間的腎臟移植,開啟了人類器官移植的新頁,墨瑞醫師也獲得了1990年的諾貝爾獎。
器官移植的發展
有了腎臟移植的成功,肝臟、肺臟、心臟、胰臟等器官的移植也開始蓬勃發展。隨後在1976年環孢靈素被發現有選擇性的抗排斥效用,大幅改善了各種器官移植的成功率。
短短幾十年間,器官移植從最初的人體試驗,變成挽救了許多性命的成功治療方式。甚至因為抗排斥藥物的進步,近年來也出現倫理爭議極高的雙手或全臉移植案例。這讓人想起1984年,新生寶寶Fae接受了狒狒心臟移植的故事,Fae雖然只存活了二十一天,但相關報導感動了全世界許多人。
台灣的移植起步不算晚,早在1968年即完成了亞洲第一例成功腎臟移植手術,但與歐美相較,進步非常緩慢。主要原因是國人對器官捐贈的觀念非常保守,平均每年捐贈器官者約一百餘位,與七千位等候器官捐贈移植者不成比例。我們不時可以看到新聞媒體報導,器官衰竭病人因無法及時獲得器官捐贈,以致抱憾而終,也造成每年不少國人冒著風險前往中國大陸接受移植手術。幸虧台灣相關法令健全,雖然供需嚴重失衡,尚不致有器官黑市買賣,或摘取非自願人士的器官等情事發生。
對於不可治癒的末期病人,臨終關懷及安寧緩和醫療的觀念已逐漸被民眾所接受,器官捐贈絕對不是一件殘忍的行為;相反地,那是對生命尊重的大愛表現,如果當生命的流逝已不可避免時,如何讓生命價值延續,是極應深思的問題。
堅強的移植團隊
馬偕醫院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善盡社會關懷,目前在院方大力支持下,從事腎臟、肝臟和角膜移植都有不錯的成績。
成功的器官移植有賴團隊合作,絕非外科醫師一人所能夠完成。整個移植團隊包含了內科、外科、麻醉科、放射線科、病理科、精神科、檢驗醫學科、臨床藥師、臨床護理師、和社工師等,同仁們的密切配合,讓生命再造成為可實現的夢想。
移植醫學的演變過程中,手術技術、抗排斥藥物、免疫學研究三者均扮演很重要的角色。目前移植團隊亦與放射腫瘤科陳裕仁醫師領導的共同實驗室合作,進行免疫相關的基礎研究,真正體現了馬偕「創新卓越,永續發展」的核心價值,希望能造福更多的病人。
「失喪的,我必尋找;被逐的,我必領回;受傷的,我必纏裹;有病的,我必醫治。」(以西結書34:16)生命的消逝總是令人不捨,透過器官移植,可以讓捐贈者的器官在受贈者的生命中延續下去。讓我們一起將失去的憂傷轉變成奉獻的喜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