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件事 一世情 影響我在馬偕兒科工作超過30年的重要因子

■台北院區小兒科部主任李宏昌醫師

民國62年,我讀北醫五年級。經過評比,我終於如願,可以到當時很夯的「美國仔醫院」─馬偕醫院固定見實習3年。
九月,我穿起白袍當起clerk。心中雖然很想學,但往往不知該如何approch。一年過了,對醫院逐漸親近了,也開始著手規劃未來的方向。憑良心說,我那時最weak的就是「小兒科學」。面對一群只會哭鬧的小小孩和不耐見習醫師的年輕父母,history taking問不出,更遑論要做physical exnamination,即使做了,也不曉得對或不對。

決定留在兒科
家在台南,我決定這年的暑假要留台北,在馬偕醫院兒科待些時間,暑假過後如果還培養不出對「兒科工作」的興趣,我就決定將以後不走兒科了。
那時候,兒科的大孩子多住在八病房(一樓,在現在急診靠近民生西路端),有三個簡陋但每間住了3至6床非常擁擠的小空間,再加上幾間有木板鋪蓋在水溝上的單人房(雖有air condition,但由於在水溝上,因此夏天蚊子不少)。
這天我如同往例,拿本病歷,獨自縮在擁擠的護理站一角,嘗試了解病人的病程與檢驗結果。忽然間,有人拍我的肩膀,說:「是clerk嗎?要不要跟我查房?」
我很受驚,真的!但也很感激!跟著這位年輕帥氣的主治醫師查房,聽他怎麼問病情,看他如何觸診,還傾聽他對病情的解析。
突然間,我對兒科病人不再害怕!也不再只躲在護理站的牆角看病歷!對兒科開始感興趣之後,也確定了之後在兒科領域的長期工作。
這位主治醫師就是後來的兒科主任、教學副院長、衛生署副署長黃富源教授。稟承老師的教誨,之後我對學生(包括醫學生與護生)總是「將心比心」,隨時伸出友誼的手給予適切教導,因此曾經有連續十年被選為「best teacher」的記錄。

看顧病人 一夜好眠
64年,終於當intern了,那年冬天我在內科六病房實習。有個寒冷的夜晚我值班,接到一個AV block 的new patient,這是一個五十多歲但看起來像80歲的先生。做history taking時,病人告訴我,他年輕時拋家棄子,現在生病了,家人都不理他。
病人掛著點滴,點滴瓶裡加有Isuprel緩緩流入病人體內,這是種擬交感神經作用的藥,直接作用在β₁受體,增加心臟收縮和心跳速率,對有症狀之高度房室傳導阻斷有立即回升心跳的效果。晚上11點,護士call我說,病人情緒激動,無法入眠。我去看了這個病人,他說,他知道他還有心跳,是因為點滴裡有「讓他維持心跳的藥物」。但,他是被遺棄的人,沒錢買藥,點滴裡的Isuprel快滴完了,他的心跳數率又要慢下來,意味著他將不久人世,因此他不敢睡覺。
已經快午夜了,我決定到各個病房去找藥,尤其是各個ICU。快步走出六病房,除了樹枝搖曳的風聲之外,一切顯得那麼寂靜。當護理人員聽了我的故事之後,群起幫忙,ICU的Isuprel剩藥,有多餘的,有開出處方後病人來不及使用就往生的,募集之後居然有6支!我興奮的捧著這些藥,在病人面前告訴他,「好好睡覺吧!你今晚絕對沒問題的」。就這樣,寒冷的夜裡,病人和我都一夜好眠!

有愛心與宗教心
第二天早上,主治醫師吳再成知道了,答應給予各方面的幫忙。院牧部主任卓牧師知道了,也去探望病人,這個病人後來受洗了。
那年聖誕節前一週,卓牧師通知我,院牧部要在全院meeting中表揚我。我說:「我非基督徒,怎能接受院牧部表揚?」卓牧師只笑著跟我說:「你有宗教心,你值得表揚」。
從clerk算起,在馬偕醫院工作已經第37個年頭,卓牧師的那番話對我之後鼓勵許多,兩年前受洗時卓牧師的話再度浮現心頭。
宗教心與同理心,兩件事,一世情。因這兩件事的影響,身為部主任,對兒科部的「核心價值」,毫不猶疑的定位在「愛心、同理心與宗教心」。
感謝上帝!感謝黃教授!感謝卓牧師!

對醫院祝福的話:
醫院推行的「馬偕美德」如能確實施行,就會成為「有愛心」「宗教心」與「同理心」兼備的醫院。我愛馬偕!祝福馬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