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學瀅
有一隻小羊,在廣大的草皮上玩耍。天邊浮現一道彩虹,他追著彩虹邊跑邊玩,遇到一隻沮喪的毛毛蟲。原來,毛毛蟲受了傷,身上的毛因此掉光了,沒有辦法變成美麗的蝴蝶,傷心的哭泣著。小羊知道森林裡的女王有醫治的藥水,想要找人一起去取解藥……
五月二十六日對馬偕兒癌病房的小朋友來說,是個大日子。因為那天,大家相約到美術館參觀,走進桃花源……。
當一個孩子突然被診斷為癌症時,家中每一個人都受到極大的心理衝擊。在還沒有來得及調適之前,就得面對立即而來的各種治療。長期的住院治療,使兒童被迫離開熟悉的生活環境與親屬朋友,到一個充滿侵入性治療、病痛和恐懼的病房。縱使醫師多麼專業,醫護人員多麼友善,醫療環境再怎麼具有親和力,生病和接受治療是不容抹滅的事實,對兒童的心智成長勢必造成影響。
兒童住院的壓力來源
Malchiodi(1999)指出,兒童生病住院之後的情緒、壓力、悲傷等心理反應因人而異,其中三項兒童壓力的來源如下:
一、離開平日熟悉的生活環境與照顧者,進入醫療環境中。
二、因為住院與病情而失去獨立性與控制感。
三、醫療過程的疼痛帶來恐懼與焦慮,甚至擔憂死亡。
在這三項壓力源之中,Malchiodi認為五歲以下幼齡兒童的情緒反應,主要與離開熟悉環境有關;五到八歲兒童的情緒與壓力,來自於失去獨立性與控制感;而較大的孩子對死亡的意義則會產生好奇。然而,兒童受限於語言表達能力,加上治療過程被迫成熟的面對一切問題,所產生的感受可能相當複雜,也很難表述清楚,因而產生情緒反應。
住院的密集治療不可能因為兒童有任何情緒反應而中斷,在心理成長勢必受影響的情況下,Malchiodi認為父母的陪伴、創作或遊戲活動這類非語言表達活動,可以有效預防情緒問題。
彌補兒童心理
住院治療對理應待在校園中玩耍學習的兒童來說,具有複雜的情感,至少,這個沒有什麼好玩的小小房間內,可以說是無聊透頂。兒童喜愛的活動中,大概只有繪畫、聽音樂、閱讀、電動玩具、電視節目、桌上遊戲這類空間與相關素材需求不大的活動能夠進行。相較之下,傷害眼力的電視節目,以及被動思考的電動玩具縱使能打發時間,卻無法幫助孩子。如果創作與遊戲活動能激發非語言的情感表達,又是所有好玩活動中的上上之選。
兒童透過紙和筆以圖畫表達內在世界、感受與感知,對幼齡兒童來說更是如此。畫圖的時候,整張圖畫紙是兒童可以掌控的空間,喜歡畫什麼就營造成什麼樣的圖畫,對接受手術或化療的兒童來說,所失去的控制性與獨立的感受,正可以藉由創作中的主控性來彌補。這樣一來,畫圖不但幫助孩子表達內心感受,更能幫助他們增進掌控生命的自信心。
另外,創作活動還能夠幫助住院中的孩童轉移注意力,在剪剪貼貼,塗塗抹抹的美術活動中,暫時忘卻病痛。孩童在病房中的作品,不只是情感的溝通和表達,更是一種自我成長的外在記錄。
走出病房之外
病房之外,如果能有一個安全乾淨的活動空間,加上美術創作活動,不但能使家長放心讓孩子進入其中探索創作的樂趣,更能加強孩童在創作時,對掌控自我的需求。這樣的空間,正如桃花源般,可遇不可求。
一進入桃花源,看見色彩繽紛、花花綠綠的森林,綠草如茵,孩子們跟著草地上玩耍的小羊,順著天邊彩虹,和掉光毛的毛蟲談話。可憐的毛蟲擔心自己掉了毛無法變成蝴蝶,請小朋友協助找到解藥。
因為化療曾經經歷落髮的孩子,是否也曾擔心自己掉落的頭髮?是否也曾擔心自己能否長得更為健康,經過治療而變成長?他們應更能同理毛毛蟲,透過藝術的探索,不但幫助毛毛蟲,也幫助自己感受到掌控自己身體與自己創意的樂趣!
尋找小小解藥
找解藥的第一關,是進入藝術家的小閣樓觀賞波納爾作品(含羞草畫室)。這件作品是法國藝術家波納爾的作品,他從自己的閣樓畫室看向窗外,一棵開滿花的美麗樹叢佔據人們的目光,美麗的景色就在窗外,活潑的陽光帶來繽紛色彩。畫家的畫室雖然小,他的心思其實嚮往著窗外的美景,這彷彿暗示小朋友,縱使處於小小的病房,心思也可以隨著想像力,飛往美麗的地方!
小朋友在第二關必須勇敢的經過一個充滿各種水果、人物、汽車、動物等各樣物體的小池塘,挑選小池塘內的物體,黏到一旁的牆上,形成美麗的圖畫之後,以畫框框住圖畫,大聲向大家介紹自己的作品。當小朋友們看到這個特殊池塘內的各樣物品時,無不高興的挑幾個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形成作品。最後的作品介紹,不但練習整合自己的想法,也將想法與口語表達統整起來。
來玩影子遊戲
接下來的影子遊戲也很有趣。導覽老師先挑選舉手的小朋友到螢幕的後方,以身體語言表達造型。螢幕前方的小朋友,一邊猜測伙伴們的表演主題,另一方面,也躍躍欲試的等著下一個到螢幕後方演出。生病中的孩童,因身體的控制感改變,使得圖畫中出現的身體意像也跟著改變,而這個影子活動,滿足了他們再次掌控自己身體的感受,讓整個影子遊戲充滿笑聲!
第四關則是進入森林女王之家找解藥之前,要合力完成兩幅黑夜中的奇景。牆上有兩面拱型窗形狀的黑色魔鬼氈,地上有兩箱各種色彩的不織布布條,小朋友的任務是將布條快速的黏到黑色面版上,歡樂進行創作的小朋友們,彷彿忘記病痛,一幅黑夜中的五彩煙火圖也快速的浮現。別以為快速來回的小朋友們從紙箱中亂抓布條黏貼,剩下的布條可都是顏色不漂亮的那類呢!
最後,森林女王不但給了解藥,還邀請小朋友進入女王的家做客。在女王的磨菇之家,每個小朋友拿到一張事先切割好的紙張,以撕貼的方式,貼出自己想要的窗外景觀。這個活動是桃花源兒童藝術體驗中,花最多時間的部分。
撕貼的過程中,可以看見有的孩子手上留著點滴針管,一樣用心尋找自己想要的圖片,撕貼在自己的作品中。有些孩子,頭上戴著帽子,可以想見正面臨落髮的副作用,在這個協助毛蟲找解藥的過程,他們同時幫助自己找到快樂的心靈解藥。
建造屬於自己的天地
分享最後這個作品時,孩子們的作品令人驚豔!有的孩子在自己的窗戶外建造一個花園,有的孩子幫自己營造了一個藍天白雲的美麗景色,更有孩子在窗戶內費力的黏貼了一本無限延伸的書籍。
當然,這些作品中,也有孩子在窗戶內黏貼了火山和火山爆發的景觀,這是否意味了內心因為生病而羈押了許多無名的情緒?較年幼的孩子,尚未發展出圖像語言,口語表達也還不清楚,雖然難區別具體意義,然而,這些我們都無須探究,因為從他們滿足的眼神中,已經讀到口罩下一張張微笑的美麗嘴巴!
因為病痛而更懂珍惜
這群因生病長久住院,並長期在家療養的兒童,在復原的道路上,辛苦的努力著。他們無法像一般孩童一樣隨意要到哪裡都可以,人多的公眾場合不合宜,出門還得選擇治療空檔比較適合的時間,有時候還得跟醫護人員報備討論,當然,每一次的外出多少都伴隨著擔憂。
美術館對待典藏品長年控制溫濕度的環境,週間人少的時段,配合資源教室團體參觀就不接待其他觀眾的環境,正適合這群可愛的孩子。他們的造訪,證明了想像力與創造力不因生病而改變,反而因生病的限制,讓他們更懂得珍惜得來不易的桃花源。
因為,桃花源中的美麗境界,只有進入其中的人們可以意會。
後記
感謝馬偕醫院隨行護理人員,以及社會服務室幫大家辦理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