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院區社區服務課課長陳秀美
親朋好友多次問我:「在拜金競爭的社會裡,你怎麼可以在醫院擔任30年社工職務這麼久呢?工作給你什麼意義呢?」生、老、病、死、苦的縮影,常在醫院周圍流轉,我們每天所遇見的不僅是人的「病」,也是病的「人」。人的眼淚,人的微笑,人的故事。病人的生病除了影響個人的生活,有時也會導致其家庭失功能,產生家庭危機。醫務社工專業是充滿不確定性、複雜性、獨特性以及深具價值取向的工作領域。
我常反思自己的工作價值觀和信念為何?我工作原動力何來?原來我在工作職場上,學習到聖經教導「忘記背後,努力面前,向著標竿直跑」;在學校學習階段,社會學孫洸銘教授常叮嚀我們,學習社工理論技巧與培養生命韌性同樣重要,所以畢業後不論被放在人生河流的「太平洋」或「大西洋」都要游出來;在家庭生活方面,媽媽告訴我:「在黑暗中只要一線光芒,那就是希望,不要輕易放棄」;而病人的生命故事裡,更可看見正如俗語所比喻「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多元化的生命閱歷開導下,讓我建立個人生活哲學:「凡事正面思考,常想一二,忘卻八九」。聖經教導、師長叮嚀、家人鼓勵或生活閱歷,都是我在醫務社工面對困頓時的支持資源。
搭起醫病之間的橋樑
30年醫務社工歲月真令人難忘,有歡笑、有心酸、有成功、有挫折,點點滴滴一路走來,有著許多人的汗水、淚水、用心、努力和無限的愛。回憶在醫務社工生涯中曾經為病人入院而其家庭乏人照顧,孩子們在醫院裡晃來晃去,生活中充滿焦慮與茫然,頗令人心疼,社工積極尋求資源協助安置孩子以免挨餓,或家庭生活失序。
也曾經為了路倒病人們函請警政單位協尋家屬,有些家屬急忙趕到醫院探望照顧病人,有些家屬卻置之不理,相互推卸責任,棄置病人於醫院,令人感到遺憾,社工只好依疑似「被遺棄老人」個案流程處理及做「出院服務計畫」。也曾在急診處看到一對小孩子為了保護被家人毆打而傷痕累累的母親,憤怒的情緒下握緊拳頭聯手意圖反擊。但這豈是國小學童能處理的複雜家庭關係?社工為了人身安全通報家暴防治中心,安排中途之家以保護受創傷婦女和無辜孩子,卻因此遭到施暴者威脅。
更有些病人因無法承受貧困的煎熬與疾病的痛苦,將生氣、無奈的情緒轉移至醫療團隊,例如曾有位婦女由119送到醫院就醫,對醫師說沒有健保,傷口很痛,只要入院但不要手術也不要上石膏。醫師解釋病情時,病人想到家庭生計的困難再加上病痛折磨,因而情緒失控大聲吼罵,影響了病房安寧。那時社工除了安撫其情緒、媒合資源減低經濟困難之外,也對病人澄清醫師之專業判斷與職責,讓病人瞭解:若不能面對問題配合醫囑,醫院又如何能提供最佳的處置呢?
近年來醫務社工界流動率升高,然而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我對自己能在醫務社工服務30年而感恩。多年來經歷無數個案實務經驗以及時間燉熬,這些歷練慢慢內化,使自己可以擔當與應變每個不確定的人、事、物。有些個案的服務,轉個彎就水到渠成,如:病人因疾病而有悲傷情緒,社工師可以拉他們一把,當他們情緒的啦啦隊長,或組織病友團體陪伴他們一起度過情緒的幽谷。然而有些個案只能眼睜睜等著老天垂愛奇蹟。記得在沒有健保制度前,早產兒或燙湯病人常因家庭經濟困難,沒錢給付平均一天約一萬元的醫療費用,延誤就醫而生命垂危。當時馬偕社工夥伴們瞭解病人及家屬的苦與難,為了早產兒及燙傷病人走上街頭義賣,協助籌募醫療費用基金,也因此馬偕醫院社會服務室成了推動了中華民國早產兒基金會及燙傷基金會的幕後功臣。
愛心牽成 推動新政策
而有些個案甚至成就了新政策與新法規,民國85年現代婦女基金會來函馬偕醫院,起因為該基金會有感從事婦女關懷工作十多年,發現受暴及被性侵害婦女還是難以突破在「法院」與「醫院」之困境,因此希望馬偕醫院能秉持神愛世人的理念,一起關懷弱勢婦女。
時任婦產科主任的楊育正院長第一個跳出來支持後,馬偕醫院與現代婦女基金會展開合作,啟動了社會關注受暴及被性侵害婦女議題的契機。曾有11位女性立委在馬偕醫院聽取簡報後,於1996年在立法院聯手表決通過性侵害犯罪防治法及之後的家庭暴力防治法,當時擔任婦產科社工的我深刻感受到這是在我擔任醫務社工歲月中很有意義的事工之一。
在台北都會的冷慄夜晚,我在燈光下執筆與回憶社工的服務,內心充滿著陣陣暖意。我想醫院若沒有社工們多年來默默的奉獻與積極照顧弱勢族群,那就很難達到所謂的「完整醫治」,也無法成就了百年馬偕醫院所堅持的目標。社工夥伴們,在每年四月二日慶祝社工日時,不要忘記給自己掌聲與加油!祈求上帝賜下應許,如聖經詩篇九十篇所記載:願神堅立我們手所做的工;我們手所做的工,願神堅立。◎